通辽市霍林郭勒地区努力推进煤电铝加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形成78万吨电解铝产能,铝深加工63万吨产能,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
通辽市年产褐煤6500万吨,伴生近2000万吨热值在2600大卡以下的劣质褐煤和煤矸石。这些低热值褐煤外销没市场,只能坑口堆积。霍林郭勒地区通过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低热值劣质褐煤、疏干水等废弃资源高效转化、梯级利用的成功之路,被国内有色金属产业界称作“霍林郭勒模式”。当地企业利用低热值煤发电技术,利用疏干水解决发电用水,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变废为宝,实现了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霍林郭勒地区煤电铝加一体化发展使低热值煤、矸石、疏干水充分利用的同时,在用电容量中消纳了30%的风电和光电,即30%的电解铝是用风、光发电生产的。这不仅扩大了风、光发电利用空间,而且节约了30%的化石能源,促进了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同时每年还可为国家节能风电、光电价格补贴资金约8—10亿元。
与此同时,霍林郭勒地区电解铝水从专用通道送达铝深加工企业,企业从铝水直接铸造铝制品、加工铝元器件,减少了铸熔环节,每吨可节约成本400元左右,有效节约了能源。同时,煤电铝加一体化形成的铝水成本优势也可转移到下游铝加工企业,铝水供应价格比原铝期货价降低220—300元左右,增加了盈利空间。目前,霍林郭勒地区已吸引10余家铝深加工企业落户,且企业间关联度较高、相互协作比较密切,产品涵盖普铝、精铝两大系列、十余个门类,形成了“铝水———精铝———电子箔———化成箔”、“铝水———铝轮毂”等多个链条。
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量置换的要求,通辽市将加快产业转移,完善“煤———电———铝———加”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形成产值1000亿元、利税200亿元,拉动就业1万人以上的产业规模,成为地区重点的发展增长极。
(关键字:煤电铝 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