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报道:自新疆昌吉州对违规产能停止新建进程以后,铝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打响”。改革伊始,市场参考去年黑色与煤炭的供给侧效果,对铝价产生较为乐观的预期,但自二季度以来,市场对于铝价的预期逐渐修正,不再盲目乐观。笔者认为,中短期铝价将维持区间振荡格局,核心运行区域在13000—15000元/吨。但是伴随着各生产要素和环保成本的提升,铝价长期重心或上移。与此同时,由于供应的投放依赖政策的决定,因而在供应不能及时匹配消费时,铝价或出现极端行情。
未来一年铝市不会出现深度短缺
对2017年下半年及2018年的境内铝市平衡进行匡算,我们发现,通过供给侧改革,并不会对铝市造成立竿见影的短缺。
自6月开始,预计供给侧将会削减255万吨/年的产能。与此同时,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国内存在350万吨/年的产能可以投放。通过对该部分产能达产时间的匡算,实际上,2017年年内并不会出现明显短缺,只在四季度叠加采暖季减产时会出现当期平衡。最后,按照2018年消费8%的累计增速,2018年全年短缺38万吨,短缺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采暖季的叠加施行。
对此,值得一提的是,采暖季的最终目的在于控制企业污染排放,以求在燃煤高峰期保障京津地区空气质量。由于山东地区本身在采暖季之前已经削减运行产能,因而采暖季实际带来的减量,有可能比预计的要少,尤其是在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的实际平衡结果有可能比我们匡算的要更为过剩。
最终,从平衡结果来看,2017年下半年,国内仍旧是过剩状态,且未来一年国内电解铝都不会出现深度短缺状态。一方面,未来存在短缺的预期;另一方面,现实情况中的高库存与中期的持续过剩叠加,因而铝价中期将维持区间整理。长远来看,假设未来供应增量的调节不再依赖价格(利润),而是依赖行政发放指标,当供应自身调节跟不上消费变化的时候,将造成铝价宽幅波动。
核心区域在13000—15000元/吨
上文中,所得到的结论是假设350万吨新合规产能有利润如期达产,假设这部分产能的利润不够,即使有先天的合规优势,这部分产能也不能如期投放,在这样的假设下,铝市场库存会出现短缺的可能,因而对这部分成本的考虑,即是对铝价下方支撑的考虑。
目前现货市场,接近100%的运行产能处于现金盈利的状态,但考虑到2017—2018年存在350万吨的合法合规产能即将投放,我们需要对这部分产能的成本进行了解。
从现有产能分布情况来看,甘肃、云南、广西、云南等地均为相对高成本地区,以目前生产要素计算,现金成本约分布在13000元/吨附近。由于这部分成本产能的投放与否,将改变国内铝平衡结果,因而这部分产能的成本决定了未来运行产能的成本下限,因而我们将13000元/吨看作是铝价运行的相对支撑位。
最终,从平衡结果和指标产能成本来看,中短期内铝价将维持区间振荡格局,核心运行区域在13000—15000元/吨。但是伴随着预焙阳极等铝辅料价格的提升,加上环保支出的提升,铝价长期重心将上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供应的投放依赖政策的决定,因而在供应不能及时匹配消费时,铝价或出现极端行情。
(关键字:铝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