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磷化工> 推荐资讯

关于进一步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的意见

2013-9-4 10:18:35来源:金昌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到2015年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全市上下正围绕这个总体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加快发展、转型跨越。
  • 关键字:
  • 永昌县 磷化工

中共金昌市委 金昌市人民政府

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到2015年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全市上下正围绕这个总体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加快发展、转型跨越。但永昌县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73.9%,低于全市9.2个百分点。我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重点在永昌,难点也在永昌,没有永昌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为确保永昌县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发展,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借助外力,又要激发内力,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把永昌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化工循环产业示范区和全省工业强县、全省文化旅游大县。

(二)发展目标。2013年—201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5%,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严格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的永昌县人均2.5亩农田灌溉配水面积的要求,压减粮食种植面积,发展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支持永昌县建设优质啤酒大麦、优质肉羊、优质肉牛、高原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新发展日光温室800座、蔬菜大棚1500座、食用菌棚800座以上,到2015年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只),土地流转率达到50%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数量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整体提升。

(四)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按照“一区五园、一带多点”的思路,积极争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资金支持,全面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示范、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东河节水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城郊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西河草食畜牧业和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河西堡“三化”同步发展示范园建设,力争2—3年内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学规划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带,大力支持六坝日光温室示范基地、下三坝日光温室基地、陈家寨设施农业示范点、金农现代农业示范点、河西堡硕丰现代农业示范点、沿祁连山冷凉灌区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每个乡镇培育一个设施农业示范点和一个示范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村建成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重点扶持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培育发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3家、市级4家。支持麦芽企业研发下游产品和副产品,大力发展特色面粉、植物油、食用菌、脱水蔬菜、苜蓿草粉等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培育专业大户2.98万户,家庭农场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0家。

(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把适龄农民培养成合格的产业工人,年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6亿元。积极拓宽劳务市场,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建立劳务输转基地,引导省属、市属国有企业和各工业园区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鼓励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发展餐饮、商贸等服务业。扶持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

三、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扩大经济规模

(七)加快推进“两区两园”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和支持河西堡计划单列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永昌县尽快修订完善“两区两园”规划,加快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园区纬三路、经四路等道路工程和防洪二期工程、金川河河道镇区段综合整治、污水处理等项目,开通金福大道,到2015年把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百亿园区。加快盘活永昌工业区闲置资产,引进高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的项目,提高园区发展质量和档次。指导编制清河农畜产品加工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支持焦家庄氟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道路、供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八)加快产业聚集发展。优先支持永昌县申报争取国家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改造、循环经济等专项资金,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硫化工、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产业链为依托,帮助建立循环产业链之间企业利益联合机制,优先支持永昌县加快推进循环工业及循环化改造和补链项目建设,确保循环产业链上的项目达产达标、健康发展;强化跟踪服务,确保20万吨多孔硝铵、铸造件耐磨件生产、储能电池产业园、氟化工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支持太西煤物流园区、10万吨氧化镁、5万吨磷酸一铵、60万吨硫基复合肥、20万吨复合肥、15万吨浓硝酸、3万吨氟化铝、硫酸转换及精细氟化工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争取实施甲酸钠、磷石膏综合利用、真空碳酸钾脱硫以及有机硅、高性能纤维等项目,力争到2015年末化工产品总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

(九)加快开发建设风光电等新能源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实施《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总体方案》等政策机遇,围绕永昌县河清滩光伏发电场和东大山光伏发电场建设,优先帮助永昌县争取风光电开发指标,力争到2015年永昌县风光电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全力支持永昌县光伏发电场和风电场的规划建设,积极做好三峡新能源一期50兆瓦光伏发电和49.5兆瓦风力发电、浙江正泰新能源100兆瓦光伏发电等已并网发电项目的协调服务,尽快建成协合风电河清滩50兆瓦光伏发电、三峡新能源公司黄毛坡49.5兆瓦风力发电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三峡新能源公司二期50兆瓦光伏发电、浙江正泰新能源二期100兆瓦光伏发电以及北京国能4×49.5兆瓦风力发电、白银中凯新能源马营口49.5兆瓦风力发电等项目,力争早日建成并网发电。

(十)支持县域企业上市和融资。支持永昌县建立企业上市后备库,重点支持永昌工业园区企业和甘肃三洋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上市步伐。积极支持永昌县企业通过股权交易中心托管和挂牌融资,培育融资性担保机构,安排国有资本通过入股等形式向民营担保机构扩股增资,做大做强县域担保机构。加快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平台。

(十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鼓励县内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行业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名牌产品和专利产品。三年内支持永昌县县域重点企业全部设立技术创新中心。

(十二)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加快县属企业信息咨询、人才培训、中介服务、产品检验检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在开发区(园区)建设产权多元化的职工住宅。

四、做大第三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

(十三)壮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大力支持骊靬文化产业园建设,力争3—5年形成规模,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加快祁连山自然景区、北海子景区、圣容寺等旅游景点的建设与开发,积极争取建设红西路军永昌保卫战纪念馆、丝绸之路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馆,加强钟鼓楼、圣容寺唐塔、汉明长城、金川寺明塔、乱墩子滩汉墓群、云庄寺石窟等重要文物遗址和“卍”字灯、节子舞、永昌宝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力度,高起点编制完成永昌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和宣传力度,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

(十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指导制定永昌县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永昌工业园区、氟化工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的物流聚集产业园建设,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以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的煤化工物流聚集园区建设。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咨询评估等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以家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体服务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十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实施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示范、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力争开工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争取立项实施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道治理项目。加快末级渠系建设,加强城镇防洪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继续开展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积极争取立项建设“引大济西”工程。

(十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建设陈家寨至红庙墩、红山窑至黑土洼农场、九坝至青山堡农场等通村道路以及河西堡经金川峡至永昌县城通道、永昌县城至圣容寺景区道路,尽快立项实施金昌至河西堡城际快车道及永昌县城汽车站搬迁等项目,争取实施国道312线永昌过境段、省道212线改建工程、河西堡至民勤红沙岗一级公路,以及永昌至皇城公路改造提升、永昌至肃南公路改造提升、王信堡至赵家庄公路改造提升和永昌至云庄寺、永昌至河沟景区道路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通乡、通村公路网络。

(十七)加快推进城镇化。指导永昌县高起点、高标准地修编县城和各乡镇总体规划,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村庄规划。用足用活国家加快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和推进城镇化等政策措施,加快县城建设步伐,突出永昌县城东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加快城镇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县城改造以及河西堡镇、朱王堡镇建设,力争三年使永昌县城面貌大变样。以扩容改造和城郊村建设为主,加快县城集中供水工程改扩建、西南集中供热站建设、环城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成黄家学、中庄子、北海子城中村改造任务。加快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村容整治工作力度,河西堡镇以“城中村”改造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工业功能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朱王堡镇突出商贸、居住和“三农”服务功能建设,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国土整治、危旧房改造、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环境连片整治、农村道路、人饮工程等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新增1000万元补助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永昌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和规划居住点有序集中。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县域人居环境

(十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各项扶持政策和项目支持,深入实施生态功能县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东、西大河上游及大黄山林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加大金川河流域湿地保护力度,争取列入全国防沙治沙试点县,启动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加大生态乡镇、生态村社创建力度。以公路沿线、城区周边和乡镇驻地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十九)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全面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评价考核制度。加大对现有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县境内工业园区的环境监管,继续强化河西堡镇大气污染治理,支持金铁集团烧结脱硫、粉尘治理,瓮福公司节能改造,金泥集团尾气回收等减排项目的实施。积极争取实施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及镇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七、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结合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先安排永昌县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强永昌示范高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开工建设城关二小幼儿园、朱王堡中心幼儿园。支持永昌县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支持永昌职业中学职教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二十一)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综合业务楼、中医院康复医技楼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关、河西堡、焦家庄、东寨等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十二)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优先安排永昌县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小额担保基金。再就业优惠政策享受范围扩大到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各类企业就业转失业人员。支持朱王堡镇、河西堡镇2013年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并轨,2015年城乡低保全面并轨。对已享受基本生活费、低保对象范围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清理,做到应保尽保。

(二十三)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将“双联”行动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全面落实省上扶持“插花型”贫困片带扶贫开发意见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认真落实《永昌县扶贫开发三年计划(2013—2015)》,市上“双联”行动重点放在永昌县32个重点扶贫村。坚持探索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创新融资渠道发展模式,走好高效节水、规模经营、设施种植、舍饲养殖、移民搬迁、劳务输转、服务业带动等“七条路子”,力争到2015年基本消除贫困。大力推进生态移民工作,实施异地扶贫“下山入川”工程,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和物权转让程序安置移民。加强沟通衔接,争取将原金昌监狱土地用于永昌县移民搬迁。

八、加强财力补助,强化政策支持

(二十四)现有专项资金倾斜支持。2013年至2015年,市级安排的1000万元“双联”行动资金、500万元“菜篮子”工程资金、1000万元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1100万元农业切块资金等共计3600万元涉农资金,重点向永昌县倾斜。2013年开始,市财政安排的1000万元工业强市资金、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向永昌县倾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00万元发展基金给予永昌县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县文化中心建设。安排永昌县的市级教育费附加增幅不低于市级教育费附加增幅。

(二十五)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配套支持。市级财政在继续按照1:1比例对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含河西堡中小企业工业园、硫磷化工产业园、冶金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对永昌工业园区、清河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比例配套支持。

(二十六)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支持。建立水资源价格市场调节机制,适当提高工业用水价格,水费收入重点用于永昌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市级水利建设基金优先保证永昌县水务局机构运行和水利设施维护维修。市上“引硫济金”工程贷款偿还完后,水利建设基金进一步加大对永昌县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市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优先支持永昌县人饮工程养护。

(二十七)争取省财政财力支持。积极争取省财政加大向永昌县的财力倾斜和支持力度,缩小与其他直管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差距。

(二十八)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建立促进永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省市属各工业企业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工作力度,在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中,优先使用县属企业产品、材料和设备;帮扶资金、物资重点向永昌县倾斜。

(二十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永昌县支柱产业、循环经济、新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农”、中小微企业发展、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和倾斜力度。现有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力度,减轻信贷配套服务费用。支持永昌县发行城投债券和向金融机构融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三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国家和省上项目申报和专项资金安排对永昌县给予重点倾斜;中央和省上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凡是符合条件的,重点向永昌县倾斜。

(三十一)支持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积极支持社区建设,逐年增加对社区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化解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债务专项资金,减轻村级组织建设负担,逐步形成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合理的增长机制。

九、保障措施

(三十二)建立协调机制。市上成立加快永昌县发展及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政策落实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市直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能分工,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制定落实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全力帮助永昌县向上争取政策项目,以实际行动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永昌县要围绕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战略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制订专项实施方案,落实发展政策,加强项目谋划,积极与市直各部门沟通衔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十三)强化工作考核。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6大类23项指标对应的市直职能部门和永昌县政府一并作为考核对象,按照全面小康进程年度计划,实行严格考核。市直各专项资金管理部门按照永昌县项目投资计划,年初确定资金支持比例,优先保障永昌县项目建设。

(三十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赋予县级更大的行政决策自主权,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省授予市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一律授予县级,凡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县级,适度扩大县级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权限。对确需市级审批的项目,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三十五)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永昌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县领导班子,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永昌县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建设服务型、致富型基层党组织。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为永昌县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中共金昌市委

金昌市人民政府

2013年8月30日

 

(关键字:永昌县 磷化工)

(责任编辑:01103)
每日聚焦
企业风采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