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当地时间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特朗普主要政策主张包括:(1)贸易政策方面,将采取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对中国商品增加60%关税;(2)能源化工方面,重视传统化石能源发展,放松油气钻井开采许可;(3)财政与税收方面,通过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主张对内大规模减税;(4)移民政策方面,加强移民管制,以减少非法移民数量缓解劳动市场压力。
本文将重点解读特朗普当选对大宗商品的综合影响。
商品影响解读
有色金属
2018年贸易战,特朗普主张对外加税,对内减税,美国经济强大,美元强势,财政赤字扩大,反对新能源,这些主张对工业品的消费和价格都是不利的。今年有色金属的问题是在供应上,明年供应问题会缓解,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对全球经济不利,对新能源的推动不利,有色市场的压力会更明显。整体来看特朗普当选对有色和贵金属市场是较大的利空。具体到有色和贵金属品种上:
1、提高关税的影响
特朗普此前承诺一旦赢得今年大选,将采取更加激进的关税措施,比如可能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幅度高达60%,大面积推动与中国“脱钩遏制”。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朗普称关税将提升至200%,纺织、电子等领域将逐步停止进口必需品,将会利空有色金属消费。
2、支持传统能源
特朗普政府在任时倾向于支持传统能源的开采,相关政策有:
1)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撤销奥巴马时期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放松了对能源行业的环境法规,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
2)提出“清理和减少计划”,旨在简化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建设。
3)提出“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强调美国的能源独立,减少对外能源依赖,推动能源生产。
2024年美国光伏装机量预计45-50GW,全球占比8%-10%;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160万辆左右,全球占比10%左右。若特朗普大力支持传统能源,新能源消费会受到抑制,将会利空铜、镍、不锈钢、锂和工业硅等品种的消费。
3、利多美元
特朗普的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等政策,短期内利多美元,将令贵金属承压;此外,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避险情绪逐步出清,贵金属在此前积累了连续的涨幅后,也具有进一步回调的空间;叠加当前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偏强,市场处于降低对美联储降息幅度预期的过程中,也利空贵金属。因此,特朗普当选在短期内对贵金属主要形成利空。
但中长期来看,特朗普的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的结果是推高通胀、加剧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需要进一步观察美国经济走势,也不必对贵金属的表现过于悲观。
黑色金属
从政策端来看,特朗普在竞选前期曾表态,如果当选将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幅度高达60%,因此未来美国政策或将对中国黑色金属的间接出口产生一定利空。根据2018年美国对华政策来看,主要针对中国对美制造业产成品出口施加影响,使得2019年左右中国部分制造业产成品出口下滑程度高达25-80%。
我国涉及钢材间接出口的主要产品有船舶、汽车、集装箱、农机、工程机械、家电、电梯、钢结构等。根据我们的测算,2024全年间接出口或在1.22亿吨。因此,海外钢材出口和制造业产成品出口的变动或对钢材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估算偏悲观情形下,全年影响间接出口约1278万吨。新任总统上台后,未来美国政治格局大概率会向不利于我国出口的情况转向。若美国全面开启对华制裁,并加强对墨西哥转口贸易的溯源,则将使得自2018年后“301条款”关税涉及到的中国对美商品出口量受到限制。
然而,若美国大幅对华加征关税,使得中国优势商品难以进入美国,供应链的混乱将推升美国国内商品价格,这也将引起通胀数据大幅回升,关税政策实际落地或低于预期。同时,2018年以来,原产自中国的电机、钢铁制品、车辆、运输设备等商品对美的出口占比持续下滑,份额转向亚非拉欧盟国家和地区,来自美国以外的出口增量可能对冲一部分美国关税影响下的需求下滑风险。
同时,特朗普上台后,中国大概率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冲其影响,对于黑色金属的需求端而言,未来还需要关注国内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额度和对冲情况,关注地方政府化债情况,新增债流向比例等。
总体来看,特朗普的上台在中长期利空钢材出口,然而向亚非拉地区的出口转向或对冲一部分政策端引起的出口下滑风险,关注关税政策落地规模以及时间点。从钢材品种来说,由于热卷是制造业产成品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关税政策对热卷的影响更大,而国内财政政策可能对后续基建及房地产需求产生一定刺激,使得螺纹相对受益。
航运板块
集运指数(欧线)
大选结果对于运价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方面。
关税政策方面,特朗普上台后预计将推进更加激进的关税政策,主要包括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关税、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等。与之相比,哈里斯的关税政策则较为温和。但需要注意的是,关税政策对于运价的影响较为复杂,短期来看,关税政策变化对运价的影响取决于关税加征的具体时间点,若加征时间点能够留出发运窗口,短期预计迎来阶段性抢运,对近月运价形成一定利多。中长期看,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弱化欧洲的发展前景,对远期发运形成一定利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供应链比较完善具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加剧之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预计延续,资本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占比预计提升,全球贸易航线结构也面临重塑。
地缘政治方面,若特朗普上台后地缘政治出现缓和,可能形成对远月复航预期的加强,形成近强远月的格局。
农产品
豆粕
特朗普在本次竞选之前就已经表明,要对中国加征60%甚至更高的关税,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国,一旦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加征关税,中国大概率也会在农业领域做出对等的反制措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的情况大概率会出现。中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量大约在1亿吨左右,其中由美国进口量大约在2000-3000万吨,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的依赖不仅表现在绝对量上,也在季节性上,一般中国对于美豆的需求体现在每年10-1月的船期,对应国内是11-2月的豆粕供应。因此两国互征关税无论在成本端还是未来的实际供应上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推动豆粕价格的上涨。
但是,从基本面衡量加征美豆关税对于国内豆粕的影响需要在短期和长期角度分别衡量。首先,长周期来看,去年全球大豆进口量在1.77亿吨左右,按自然增长来看,今年进口预计增长至1.8亿吨左右,其中巴西大豆在1.7亿吨产量假设下,出口在1亿吨左右,在完全给到中国的假设下,其他国家需要提供的出口量大约在8000万吨左右,这在明年全球4亿吨产量,其他国家2.2-2.3亿吨产量假设下会相对偏紧,需要巴西提供出口,并且这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不常见的贸易流,因此,仅由巴西豆供应中国是不足的,到巴西供应季末,中国进口大豆会出现紧张,利好单边及远期基差上涨。但近端风险可能不大,这主要体现在时间差上,当前中国对美国大豆缺口主要体现在12-1月上,总量预计在800万吨左右,2-3-4月巴西豆集中上市,中国对美豆缺口大概率不超过500万吨。而特朗普宣誓就任要到1月20日,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宣布加征关税大概率会在此之后,所以实际上缺口可能主要体现在3-4月,因此总量来看,可能不会超过300万吨,影响比较有限。
回到基本面来看,豆类市场24/25年度供应宽松的特点比较明显,并且中国12月大豆压榨利润良好,近端供应压力仍然存在,特朗普任职对于盘面以及豆粕1-2月基差会有提振效果,但空间有限。对于远月盘面有较大提振潜力。
油脂
特朗普当选对于油脂的影响更多会体现在生柴方面。按照特朗普政府对能源方面的理念,其更为倾向于支持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开采,从而降低能源成本,推进油价下跌,而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则比较弱。此前EPA推迟了原定于今年10月底11月初将要公布的新的RFS生物燃料掺混目标,至明年3月再发布。基于以上的执政观念,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或将对2026年及以后的RVO义务掺混量的增长空间带来限制,进而对美国生柴中以豆油包括菜油为生产原料的品种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不过影响油脂价格的因素较多,油脂届时在美国新政府的能源、经济以及外交政策等共同影响之下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会更为复杂,因此仍需实际去看后期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宏观方面和油脂油料产量等情况的动态调整。
棉花
特朗普曾在竞选活动中多次宣称,他当选后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追加10%的关税,对中国的商品则要加征至少60%的关税。特朗普再次当选后中美贸易关系可能会再次紧张,美棉出口可能面临较大的问题,2023年度美棉签约出口市场中中国占比达40%,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对美棉是一个利空影响。而对于郑棉来说,美国是中国的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占到总出口额的15%左右,一旦美国对中国服装加征高关税,那么对国内的纺织品服装来说冲击也会比较大,影响棉花的下游消费,因此对于郑棉来说是利空。在2018年到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过程中棉花价格出现大跌。
能源化工
原油
【能源政策】消减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监管,可能废除《通胀削减法案》中对新能源的补贴,鼓励化石能源生产、出口。潜在影响:低油价环境中,美国石油企业增产的意愿更多取决于生产利润;高油价的环境中则会鼓励扩大生产而非采用抛储的方式抑制上涨,从长周期看限制了油价上涨的空间。
【外交政策】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减少对海外包括盟友的经济援助,并强调通过增加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潜在影响:特朗普曾表示将迅速结束俄乌战争,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俄油贸易环节的正常化,贸易摩擦成本和地缘风险溢价将有所回落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中曾撕毁伊核协议,制裁伊朗石油产业,使其石油产量和出口降至低位。另一方面,特朗普可能会呼吁以沙特为首的OPEC成员大力增产,但考虑到制裁、增产等兑现的节奏未必一致,未来原油供需可能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的情况,放大油价波动。
【经济政策】强调提高关税以平衡贸易逆差,提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以鼓励企业在美国本土建厂。潜在影响: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发起新一轮的贸易战,中长期打压全球经济增速,进而限制石油消费增长,对油价整体偏空。
【移民政策】主张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包括收紧移民法规和推行移民禁令。潜在影响:提升关税和限制移民等政策将阻止低价的海外商品进入美国,使美国国内的经济、通胀更具有韧性,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油价有一定支撑。
综合来看,特朗普赢得大选后,中长期原油供应的上限更高,限制了油价上方空间。但短期考虑到各方面政策落地时间和力度的不确定性,油价还将呈现宽幅波动的状态。
橡塑板块
特朗普政府的上一任任期为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在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对中国进口商品大幅征收关税当日,RU合约价格下跌6.5%,L合约下跌1.3%、PP合约下跌2.5%。以轮胎为例,美国是我国轮胎的重要出口目的国,在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前)的36个月内,我国出口轮胎金额总计为441.9亿美元,较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特朗普执政之前的36个月增长3.1%。而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的36个月中,我国出口轮胎金额总计为493.3亿美元,较特朗普执政的前三年增长了11.0%。橡塑板块商品除了关注原油的锚定作用外,在前车之鉴下,仍需关注对美国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后的利空影响。
纸浆与原木
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大幅提高了对加拿大软木材进口征收的关税,税率提高至20%,直至任期尾声才下调关税,24年上调了关税,特朗普政府当选,整体保守为主,未来木材降税可能性较小,加拿大木材加工业预计会继续陷入萎靡,导致制浆厂的原料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关键字:特朗普 大宗商品 有色金属 贵金属 新能源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