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近期国家发改委加速项目审批看似是对“地方版四万亿计划”的默许,但与2008年不同,这一次地方政府可能会体会到了“只有项目没有钱”的痛苦。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最大的担忧是地方投资如何能够落实,而没有必要担忧出现新一轮投资过热,很多无盈利的项目审批通过也将难以上马。
中央财政也“钱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适时动用1万多亿元财政收支余额稳增长,这也被市场看做是政府有可能进行财政刺激的信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本报记者表示,财政收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一般情况下上半年都是收大于支,到下半年则支出速度会加快。当然,若收支账面余额在剩下的四个月之内花出去,对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8月份公共财政的收支情况,全国公共财政收支账面余额已经降为9890亿元。
根据中国财政收支惯例,每年财政超收除了极少量转入中央预算调节基金外,都会在当年以追加预算的形式支出,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名义上都是不存钱的。
2008年四万亿投资计划中,中央财政分三年出资1.18万亿,其余都依靠银行贷款。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中央财政出资部分主要是三个来源,一是发行国债,二是改变预算用途,将一部分其他用途的资金调用做政府投资,三是超收收入。
施正文认为超收收入是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各级财政的增速都高达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超收收入用于新增的政府投资。
但如今已经发生改变,从8月份财政数据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地方财政由于土地出让金的萎缩,日子也并不好过。
批文与货款
据不完全统计,仅7、8两个月,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已超过十万亿元,重庆、天津等地投资计划就高达上万亿元。国家发改委9月5日、6日也集中公布了高达上万亿的项目批复文件。
袁钢明认为,地方政府之所以向中央上报项目,首先是需要中央名义上的批准,更重要的是获得实际的资金支持,因为银行贷款由总行控制,获得中央批文之后,才能够拿到银行贷款。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中央贷款没有放松,地方融资平台没有放松,地方贷款的冲动放开了,但它们却很难贷到款。”袁钢明说。
现在地方政府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吸引民间投资,但对于民间资本最看重的投资回报和投资环境,很多项目很难对民资形成真正的吸引力。
袁钢明看来,发改委新批的这些项目中,有盈利前景的可能会获得民间资本的青睐,还有一些地铁项目也会比较好,至于公用事业(1533.958,6.93,0.45%)、文化广场甚至是钢铁项目可能上不了马。
(关键词:地方版 四万亿 资金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