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表现与经济复苏态势出现背离的“通胀之谜”正在引发市场更多关注。随着欧美经济进一步复苏,全球通胀已发出越来越多的回归信号,市场的忧虑也日趋抬头。
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经济稳健大环境下,市场正处在良性通胀的通道中,暂时没有恶性通胀风险。受通胀预期影响,有色金属等全球定价类商品将获得支撑。
全球开启新通胀周期
进入2018年,发达国家通胀数据均呈现上行态势。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2.1%,1月核心CPI同比增长1.8%;日本1月全国CPI同比增长1.4%,欧元区1月核心CPI初值同比增加1%。除欧元区外,美国和日本的CPI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同时,美国白宫公布了2019财年共计4.4万亿美元规模的年度预算计划。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黑费尔表示,2018年市场的一个新动态是,投资者将开始见到对经济增长的乐观气氛与对通胀和利率上升的担忧相互拉锯的情况。
“从宏观周期角度看,全球经济复苏进入后半场,也就是说进入通胀周期。”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上证报记者如是表示。
上海筑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昌武认为,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都处在经济复苏的中期,迹象明显,温和稳健,最明显的表现是制造业利润上行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在经济稳健趋强、各国目前实施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大格局下,我们判断温和通胀趋势已形成,并且是有利整体经济的。”
再看中国国内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1.5%,涨幅回落至半年以来新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月份CPI将反弹至2%以上,全年CPI或维持在2%左右。整体来看,今年通胀压力有限。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CPI指数都不高,部分还低于2%。从PPI指数来看,工业品价格去年上涨幅度较大,预计工业品今年涨幅不会超过2017年。通胀压力不大,不过也难以出现通缩。他预计,中国2018年全年CPI在2%左右,高于去年的1.6%。PPI指数为3.5%,比去年有所下降。
不过,中国央行在2月14日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直言,未来通胀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将增加央行货币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
有色金属获市场普遍看好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场各方对于通胀低迷更多源于暂时性因素还是趋势性因素仍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受劳动生产率低迷、全球价值链分工、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全球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低通胀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不管低通胀还是高通胀,不可否认的是,市场通胀预期正在抬头,并且已在影响资本市场。
标普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进入2018年后,投资者担心经济加速增长、美元走弱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可能会引发通胀,进而引发风险的重新定价,导致利率更快上升。
姜昌武认为,通胀的第一轮已经从地产往原材料衍生,目前是处在通胀上升的中期,价格和利润上升的趋势从地产和制造业往家电、食品饮料、纺服、汽车、建材等大消费行业延伸。在经济稳健的大环境下,市场暂时没有恶性通胀的风险,而是处在良性通胀的通道。从商品角度看,农产品价格相对低位以及有色供需格局趋于改善将支持这两个板块商品进入价格上升期。
在景川看来,进入通胀周期后,大宗商品整体会获得支撑,最先受益的是工业品。考虑到此次通胀的特征,全球定价的商品将会获得持续支撑。其中,有色系商品因为是全球定价,受影响更大。而黑色系商品主要是中国自主定价,受影响相对较小。在通胀持续过程中,农产品价格也将获得支撑。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受输入性因素和成本推动影响,通胀中枢在抬高。受此影响,能源、农产品、贵金属将会有好的表现。
刘学智则认为,2018年在物价保持温和上涨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上涨可能会更大一些。虽然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改善,但需求很难出现大幅上涨,部分原料产能充足乃至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幅上涨,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中,前几年金属价格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过程,2017年虽有所上涨,但反弹还没得到充分释放,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工业金属、稀贵金属随着新的产业需求出现实际增速在提升,预计2018年金属价格会有一定幅度上涨。
(关键字:有色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