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走向深冬,大面积的“雾霾”也如约而来,几乎成为我们冬天天气的标配。面对这样如期到来的雾霾“新常态”,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应急举措,西部的太原做法则更绝,进入供暖季以来已经启动两个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一个橙色预警,预警下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土石方工程全部停工,水泥、碳黑、铸造、铁合金、金属镁、陶瓷、耐火材料等生产企业全部停产。
雾霾为何如此恣肆?专家各抒己见,工业企业对雾霾有“贡献”这是共识,其中也有我们有色工业的“责任”,毕竟有色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无论开矿或者冶炼,以及后工序的加工等,都会消耗掉能量,都会排除烟尘、废水废气,都会产生噪音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想,前面提到的炭黑、金属镁等生产企业被关停,这在严重的雾霾之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目前,面对雾霾的侵袭,笔者所在的中原四线城市也是如临大敌。除了路上来回奔忙的喷雾车洒水车外,不少中小企业也处于停产状态,私家车也被实施了“单双号”限行。另外政府还出重拳关闭了所有的以煤为动力的中小企业,封闭了所有的生活用煤球生产场地,对所有可能产生污染的私企无论城乡一律关停,这里面很多就有我们的有色企业。
怎么办?笔者认为在如今的雾霾“新常态”下,有色企业面临的就两条路:一是响应政府号召,环保不达标关门歇业;二是抓紧改造,或改变作业方式或对污染进行彻底的治理。对于前者我们当然是不希望看到的,也尽量不走这样的路子。那么对于后者,将倒逼我们拿出措施来,矿山的开采必须符合环保的要求和产量规模要求,避免一些小打小闹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国家的资源得以保护和最大限度的利用,让企业增产又增效;对于冶炼和加工企业,必须加大对设备和生产流程中的技术创新,从自我创新和外来先进装备的共同作用下,减少“三废”的排放和提高能效,从而降低成本并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这一做法,既符合国家政策,减轻政府排霾的压力,又让企业提高了创新能力,达到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这样双赢的结果,我们何乐而不为?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雾霾的困境中,不是想法设法去创新,去改变和提升自我,而是让“雾霾”迷着了眼睛,似乎没有被倒逼的压力,想以等的心态以时间换空间,做东山再起的美梦。但年轮滚滚,时光匆匆,不断进步的时代将时刻进行着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心存侥幸的企业,即使时间转来给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但其落后的设施、落后的技术、落后的产品和污染的环境,在如今治理标准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都不合格,未来面对国家对环境更加严格保护的现实,企业最终的结局仍然是被彻底的关停。
(关键字:雾霾 有色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