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江苏南通,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通过了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相关部门专家的验收。除通威外,新希望、科伦药业等优势川企正在加快走出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四川的优势企业加快全国布局,这也是中国经济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前提。
刘汉元:企业走出去关键看产业有没有差异化
目前,通威“渔光一体”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已经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智能渔业养殖园区建设。作为通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渔光一体”项目,在位于江苏南通的如东基地并网不足一年,已发电超过1000万度,水下养殖总产量预计在30万斤以上。
9月20日,在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通威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川企走出去,关键还是要看企业和所在的产业有没有特色和差异化。
刘汉元说,通威所在的水产养殖和清洁能源两个产业,都有较大优势。“中国的水产养殖和配套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的清洁能源设施设备组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而这两个行业整合在一起走出去,协同发展,就具备了很难被竞争对手超越的差异化优势。”
据了解,通威目前在国内市场,将重点开拓江苏、山东、海南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大片可开发利用的滩涂,在中西部地区,光照条件好、成片资源集中的地方,也会是公司发展的重点。”刘汉元说。而在海外市场,将着力发展东南亚、欧美和非洲市场。
谈及通威独创的“渔光一体”项目,刘汉元表示,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健康水产品,既可以实现传统养殖升级换代,又可以输出清洁能源,真正实现了“鱼、电、环保”三丰收成效,真正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现代养殖。此外,通威“渔光一体”模式还实现了养殖水产品全程可追溯、可控制,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
农业专家:光伏产业与农、渔业结合将得到更好发展
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再次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中国光伏农业设计研究院首席农业专家冯玉林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光伏产业只有与传统农业和渔业结合发展,才能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则表示,2015年中国水产品产品达到6700万吨,产量较为充足,但渔业处于转型升级,向现代渔业过渡的阶段。“渔光一体经过几年的试验,实现渔业和光伏发电并行不悖,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探索。”
盛毅:强势企业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提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作为川企中的强势企业,通威、新希望等企业依然没有停止走出去的步伐。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看来,优势川企并购不断,说明这几家企业发展势头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企业过去以四川市场为主,在四川发展起来后,开始在全国甚至全球寻找有潜力的市场和有比较优势的地区。”
“对优势企业来说,这也是不断调整自己的布局,在国内并购其他企业,说明这些企业看好所在行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前景。”盛毅说,同时,并购的过程也是企业调整自身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过程。
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产业都处于调整阶段。但也有不少产业领域保持较快增长,而优势川企正处于这些增长较快的产业领域。“这也是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前提。”
不仅如此,在盛毅看来,优势川企走出去,还表明四川与全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过去四川主要承接国内外产业的转移,现在一些优势企业成长起来,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反映出四川产业结构和企业实力都有很大提升。”盛毅说。
(关键字:能源 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