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塑料薄膜产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以上。“十二五”期间,塑料薄膜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扩容,预计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将达到1957.86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5423.31亿元。
当前,中国塑料薄膜行业正走在一条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道上,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不断涌现,一袋一码技术、数码印刷技术、超高阻隔膜、镭射镀铝膜、工厂自动化智能制造系统等引爆业界,并已出现不少成功案例,这些趋势都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功能化、专用化、差异定制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塑料薄膜以BOPP、BOPET和BOPA这3大薄膜基材的应用最为广泛,“身影”遍及生/熟食品、日化、电子、医药、化工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贡献了很大的产量份额,是塑料薄膜市场的风向标。
BOPP薄膜
BOPP薄膜是这3大主基材中体量最大、应用最多的产品。上游原料行业新增产能只多不少,原料主导行情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随着福建福融辉、安徽国风、金田集团等厂家分别在福建、上海、贵州等地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2016年BOPP薄膜行业产能过剩仍将难以得到缓解,供需关系短期内不会有明显转变,国内下游市场的竞争密度将会越来越大,成本空间维持微利操作,企业和新线能否经得住严峻市场环境的考验有待进一步观察。产品结构同质化之殇也是各个膜企面临的相同困扰,膜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差异化产品及其应用,如:锂电池隔膜、电容膜、合成纸、珠光纸等,努力寻求着下一轮行情的风口。
BOPET薄膜
前几年疯狂上线所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的教训不可谓不深,经历过这么痛的领悟以后,和BOPP薄膜行业类似,各大BOPET薄膜厂家开始积极求变,功能性薄膜如:光学膜、太阳能背板膜、转印膜、镀铝膜、热收缩膜等,成为很多厂家转型的切入点,转型带来的先发优势也有所显现;同时,部分停产的装置很可能在2016年陆续复工,据了解,泉州百宏4条停产线今年将陆续开机投产,年后已经开始调试投料,而已经破产的欧亚也有传闻今年5、6月份可能重新启动。预计BOPET薄膜行业还将经历一段去库存行情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则行业不会发生本质性的转变。
BOPA薄膜
BOPA薄膜或许是2015年塑料薄膜产业中一个现象级的细分品类!在原油价格惨遭腰斩、原料行情持续低迷、其他塑料薄膜价格普遍下滑等行业背景下,BOPA薄膜逆市飘红,可谓一枝独秀,春风得意。套用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好行情,生产厂家和新增产能更配哦!这么好的市场行情也难怪生产厂家有投资新线的想法,听闻国内不少膜厂均有继续投资新线的计划。据悉河南某膜厂和天津运城打算在中原腹地各新增1条生产线,而厦门长塑则听说要一口气上马4条机械同步线。传统的原料供应商也不甘寂寞,中石化和台湾力鹏同样觊觎着这块大蛋糕,台湾力鹏将于2017年在台湾岛内上尼龙薄膜双向拉伸装置。可以预见,BOPA薄膜现有的市场格局和秩序恐怕会遭遇强有力的挑战,到底哪个厂家将脱颖而出进而问鼎中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薄膜制造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优秀的塑料薄膜消费企业在扩大产能和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研究的投入,特别是对宏观政策、上游原料、市场环境、下游和终端客户的研究,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正因为如此,我们欣慰的看到很多国内优秀塑料薄膜制造品牌飞速崛起,如:福建时代、双星彩塑、佛塑科技、康德新、厦门长塑、江门华龙等,也相信这些企业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中的翘楚,正如格力的董明珠姐姐说的那样,要让更多人通过“中国制造”来了解中国,为“中国制造”正名。
(关键字:薄膜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