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东贸易局势缓和及中美贸易摩擦降温,商品市场情绪有一定回暖,而受美国对俄罗斯铝业制裁消息继续发酵,伦铝创下近几年新高,沪铝连续跟涨。
长江现货铝均价14460元/吨,较上一周上涨480元,周涨幅3.43%。其它金属方面,铜均价50610元/吨,周下跌30元;锌均价24350元/吨,周下跌850元;铅均价18400元/吨,周下跌350元;镍均价103700元/吨,周上涨3550元。
13日中原有色铝价14465元/吨,较上一周上涨570元,周涨幅4.10%。其它金属方面,铜价50540元/吨,周下跌40元;锌价格24400元/吨,周下跌730元;铅价格18320元/吨,周下跌340元;镍价格104120元/吨,周上涨4040元。
铝价筑底回升,但压力犹存。
2017年11月份以来,国内铝商品价格就走出一路下行的态势,从逾17000元/吨,跌至2018年3月末的约13700元/吨。不过,进入4月份以来,底部蛰伏已久的铝价开始回升。
在此次俄铝受制裁的影响爆出前,4月2日沪铝就已站上14000元/吨大关。那么这次铝价上行是否具有持续性?
分析师认为,美国制裁俄铝,可能会影响国际氧化铝及铝锭的供给面,加之美国232措施及对中国铝材征收反倾销税,对美铝材出口税高达95%,势必拉高局部地区下游产品价格,国内铝行业2017年刚经历供给侧改革,近期利多因素明显,铝价触底反弹,预计后期大概率稳中向好,6月份或将迎来大行情。
神火集团董事长李炜早前接受采访时也称,当前低价状态肯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电解铝价格目前在底部,价格上行是大趋势。他表示,一季度后随着下游产业的陆续开工和库存减少,加之成本提高,预计二季度电解铝价可能沿着供给成本曲线逐渐回升。
库存
上周三国内电解铝库存223.1万吨,周环比下降1.2万吨。在下游的补库拉动下,国内社会库存从高点下降5.3万吨。但随着铝价的反弹以及在高库存下,下游并不急于大量采购,库存短期内进入稳定或者小幅下降阶段。从平衡表来看,预计4月国内电解铝短缺24万吨,而且接下来5月和6月均是短缺,库存进入阶段性的去化阶段,对铝价仍起到较强的支撑。
梳理电解铝行业之后,发现如果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都按规定执行,供需缺口还是很大,届时铝价将大幅上涨。
2018年铝业竞争将会继续沿着2017年的节奏,快速向前推进。资本会加大渗透力度,行业竞争加剧,提价在所难免。可能会出现比较惨烈的行业洗牌,中小铝企大都喊“玩不起”倒闭潮又将来临。其次,传统铝型材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要向品牌加盟店方向发展。
中小门窗企业一般都是三五十万元“入市”,无法囤积太多的原材料,基本稍大的订单都是靠临时定材料来维持生产。而如今铝价一天一个价格,定铝型材材料价格基本构成是:当日铝价+加工费+喷涂费。而一些原本就靠低价竞争的中小门窗企业,面对铝价上涨,人工上涨,包装材料上涨,玻璃上涨束手无策。自己产品单价涨吧?那样价格优势就没有了,原有的经销商还会飞走一部分。不涨吧,利润低得无法正常运转了。所以要么就是这样倒闭关门大吉,要么就是硬撑过这个“疯涨”的档口,还不知何时是个头。要么就是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以保持原有的微薄利润。
提价对于客户来说心理上将更难接受。眼见上游成本还在进一步上涨,而下游涨价尚未提涨到位,现在当务之急是务必抓紧时间落实涨价,否则就只能是“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吞”,更苦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做为企业,不是义工,靠利润才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服务,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靠低价确实难以生存,值得所有门窗人、尤其是那些掌舵人反思。
这也许就是一场无形的较量,财力、定力,远瞻性;这也许是一场行业大洗牌残酷的开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永远是不变的市场定律和生存定律。事已至此,要么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要么看淡一些。
提价后铝企有什么应对之策?
一.保持合理采购,不要引起蝴蝶效应;
二.对优质客户保持供应,对劣质客户限量,趁机筛选客户;
三.与客户多沟通,有礼有节向客户陈述当前困难;
四.整个行业要抱团,要同步进行调价,减少恶性竞争;
五.加强与优质潜在客户联系,把握合作配套的机会;
六.对呆滞的库存进行清理,提高资金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七.加大对呆滞应收账款的清理力度,必要时及早进入司法程序。
总之,涨价期间应避免恐慌,冷静应对、苦炼内功、化危机为机会!
(关键字:俄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