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报道: “特别重要的是,要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对欺诈发行和重大违法的上市公司实施强制退市,坚决清除出市场。”
这是证监会对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所提出的其中一个要求。笔者认为,对于该退市的上市公司,就必须让其退市,决不能“手下留情”。
上市公司退市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各方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上一些“该退不退”的公司,凭借各种手段,成为股市“不死鸟”。以一些业绩连续亏损的ST股为例,如果今年全年业绩仍不能走出亏损泥潭,面临的将是暂停上市或退市。在此压力下,ST股“保壳摘帽”大戏不停上演,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产出售、财政补贴、资产重组、大股东支援等相关的公告扑面而来。
上市公司的“保壳战”,看似是企业为了自保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但是,这些措施更多的可能只是一时的,短期看是保壳成功。但是,长期来看是否能让业绩有实质性的改善,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好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保壳显然毫无意义,最终受损的还是投资者。
所以,对于这类公司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予以退市。这也就要求监管层进一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让退市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借此次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之东风,我们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依然大有文章可做,并且会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册制实施后,要坚决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将注册审核的重点转移到督促企业向投资者披露充分且必要的投资决策信息上来,不再对企业业绩与投资价值、未来发展前景等做实质判断和“背书”。
这为退市制度发挥作用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因为注册制下,公司的上市和退市会更加市场化,倒逼股票价格更能反映企业的基本面。
我们看到,由于目前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需要漫长的排队和繁琐的审核流程,使得上市资源变得稀缺,进而直接导致A股市场存在着独特的壳资源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公司誓死保壳的重要原因。
当注册制实施之后,壳资源的价值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完全实施之后,壳资源的稀缺性和收益性就会丧失,尤其是ST类壳公司大股东的保壳意愿将降低,致使保壳难度增大。同时,市场上炒作垃圾股和壳资源的投资者也会有所改变。长期而言,壳资源的价值就会逐步下降。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此次监管层再次重申:对欺诈发行和重大违法的上市公司实施强制退市,坚决清除出市场。
在交易所上市规则中,“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是上市公司暂停上市触发因素之一。但遗憾的是,该条款因规定笼统、缺少操作性而鲜有发挥作用,也没有对公司的上市地位形成威胁,使得一系列市场影响恶劣的上市公司也没有退市。
不过,去年10月17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弥补了这一缺憾。《退市意见》明确,对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重大违法公司实施强制退市制度。
此次,借助注册制推出之东风,监管层再提这一说法,退市制度必然会进一步得以落实,退市难问题也会进一步得以解决。
注册制值得期待。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的退市会更为常见。可以期待的是,有进有出的市场,将会变得更为健康、有序,更具投资价值。
(关键字: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