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铅污染日益严重,铅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事件,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以来,工信部会同环保部等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再生铅产业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铅酸电池和再生铅产业发展。《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实施一年多来,引导再生铅产业健康发展成效显着,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再生铅产业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2013年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现状
产量稳步增长
2013年,中国再生铅产量为150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占当年精铅消费量的30%以上。受重金属污染防治影响,2013年产业整体形势较为严峻。价格低迷、消费疲软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再生铅企业处置废电池意愿不高。但受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以及各地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利好政策等因素影响,部分规模废铅酸蓄电池[有色商机:汽车蓄电池]回收处置项目产能陆续释放。总体看,中国再生铅产业经过2012年环保严冬期后,已逐步恢复平稳运行。
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经历2011年以来多次环保核查专项行动,中国再生铅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先进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再生铅行业现有产能(含生产和在建)300万吨以上(不含非法小冶炼产能),再生铅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超过50%。
产业节能减排效益明显
据综合分析测算,与生产原生铅相比,每吨再生铅相当于节能659千克标煤,节水235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28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0.03吨。与开发利用原生铅矿资源相比,2013年中国再生铅产业相当于节能98.9万吨标煤,节水3.5亿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1.9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5万吨,为实现中国铅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生铅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运行有影响
2013年全年SHFE当月和三个月期铅均价分别为14152元/吨和14275元/吨,同比下降8.2%和8.0%,国内现货市场价格均价为14184元/吨。2013年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价格基本维持在7580~8050元/吨之间,还原铅市场价格由年初的12900元/吨跌到年末的12250元/吨。规模再生铅企业因有固定下游客户,总体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但中小型企业则对价格因素反应较为灵敏,运行稳定性较差,开工随机性较大。
2013年再生铅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一批再生铅升级改造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受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核查影响,以及“两高”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各地对新建再生铅项目审批较谨慎,一批技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新建再生铅升级项目的企业包括江西金洋金属有限公司年处理1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资源综合利用迁建项目、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铅精炼及深加工项目等12个重点项目。
重点再生铅产业集聚区成为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再生铅产业向园区化发展,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公司、安徽华鑫铅业集团、阳煤集团山西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再生铅企业已相继筹建再生铅园区,并引进下游铅蓄电池企业,在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形成再生铅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已建成江苏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铅集聚区、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安徽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山西吉天利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等6~8个初具规模的再生铅产业集群。
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已启动
山西吉天利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铅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统筹推进铅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铅资源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和点线面结合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为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开展了探索工作。
上海鑫云贵稀金属再生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持有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的持证企业,联合相关行业协会、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等单位研究在上海地区构建高效、规范的废铅酸电池回收模式和机制建设。
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为建立全国性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探索推进本地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推动积累宝贵经验。
再生铅产业技术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2013年初,再生铅行业龙头企业——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蓄电池板栅用铅锑合金锭》行业标准,顺利通过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标委会还确认了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参加起草行业标准《铅膏》的编制。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营造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的标准规范环境。
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引领再生铅企业“绿色”转身
由超威集团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原子经济法回收铅技术”已进入产业化推进阶段,正在推进“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处理清洁化”环保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新乡市亚洲金属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成为工信部、财政部组织的“2013年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实施单位;湖北楚凯冶金公司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循环利用技术获得湖北省老河口市科技奖励。此外,湖北金洋冶金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废铅膏有机酸浸出及低温焙烧制备超细铅粉技术”、广东建航再生资源技术公司自主开发的“废铅酸蓄电池全循环高效利用工艺技术”、湖北楚凯冶金公司联合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制备柠檬酸铅技术”等3项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处理技术均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并开展了中试实验,已具备工业化条件。
再生铅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已进入关键期
2013年以来,各地环保监管越来越严,山东、河北等再生铅产业重点区域尤为突出。受大气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影响,河北地区环保力度逐渐加强,不达标再生铅厂全部被查处关停。山东临沂地区针对冶炼炉及冶炼设备进行环保整治,对不达标再生铅厂进行停产或者销毁冶炼炉处理。经过此波环保风暴整治后,重点区域再生铅行业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铅终端消费领域强劲增长
终端应用产品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强劲增长带动铅酸蓄电池行业需求增加和产能扩张,继续推动精铅消费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累计生产铅酸蓄电池20523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5.36%。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发挥更大作用。预计2015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每组电池的替换期约2.5年,二级市场对替换电池的需求将可持续增长,为精铅消费贡献巨大力量。
汽车领域稳定增长。汽车启动电池随汽车产业发展而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76%和13.87%,年底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汽车启动电池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为铅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通信领域对铅消费的拉动作用逐步释放。通信领域产生废铅酸蓄电池量逐步增加,通信用铅酸蓄电池技术升级要求将不断提高。通信4G牌照的发放刺激了移动基站建设及设备更新,将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报废量。
再生铅产业政策法规环境逐步完善
(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再生铅产业发展
2013年3月12日,工信部、环保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是继准入条件之后,经国务院下发至各地方省级政府的重要政策,显示出政府推动行业加快整合的决心。随后,工信部、环保部牵头成立由国务院九部门参加的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将进一步支持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
2013年以来,环保部陆续发布两批共24家通过环保核查的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名单,其中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2家再生铅企业上榜。
(2)政府部署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工作安排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协助工信部、环保部组织召开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宣传贯彻了国家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有关精神和政策措施;通报了协调工作机制基本情况及相关工作思路、下一步工作安排;介绍了铅酸蓄电池、再生铅行业环保核查、准入管理实施要求及进展情况;部署了涉铅行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具体工作。对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法规已开始显现效果
2013年5月30日,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再生铅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办法,标志着再生铅行业准入公告工作正式启动,正规再生铅企业将迎来利好。
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于2013年6月召开后,各地已陆续展开《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及其配套政策法规执行工作。河北省对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及设备予以淘汰,对新建再生铅项目将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要求开展环评。陕西省推出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条件,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核查行动,并将对没有通过准入公告的企业列入落后产能淘汰计划。
当前再生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存在的突出问题
(1)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依然不完善
据统计,2013年北京电动自行车年产废电池约2万吨,其中六成进了小作坊;上海废铅酸蓄电池年发生量约8万多吨,合法收集不足10%。总体看,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依然处于分散无序状态,使得正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置企业遭遇回收困难,影响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回收管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大部分含铅废硫酸液被非法倾倒,严重污染水质和土壤。因此,建立完善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对于中国再生铅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再生铅产业环保政策执行不到位
废铅酸蓄电池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49类危险废品之一,国家规定具有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和处置等经营活动,对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贮存和处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因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监管,存在违法经营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大量非法主体存在于市场,具有资质的回收主体缺乏价格竞争优势,导致铅蓄电池流向小企业或小作坊。因此,废铅酸蓄电池流向不规范是导致铅污染的主要根源。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环保核查、再生铅行业准入与许可证更新发放政策之间的衔接,实施好再生铅企业准入公告,尽快发布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行业规范发展。在区域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推进铅酸蓄电池回收基金制度研究和设计,积极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新模式。
二是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规范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立法、执法力度。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展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许可证试点工作,应对承担新铅酸蓄电池销售的经销商及4S店进行合理规划,依法审批,并要求承担“销一收一”的义务和责任,所收集废铅酸蓄电池必须依法就近转运至资质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从源头上予以控制。同时,加大对资质再生铅企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最大限度地使废铅酸蓄电池回流到资质企业。
三是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与再生铅企业通过经济合约建立规范的回收联盟。研究依靠物联网最新技术,实施对铅酸蓄电池从生产销售,配送、回收、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监控管理。通过从源头控制,实现铅酸蓄电池的销售、回收衔接,推动废铅酸蓄电池环保再生。回收联盟各成员单位可有效保证回收系统按照市场规律自行运转,并使各方获得盈利空间。
四是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在铅酸电池销售点设置回收标志,发放由政府、行业组织等提供的宣传册,指导消费者在销售点回收旧电池,形成全社会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良好氛围。
对未来中国再生铅产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池、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铅酸电池依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铅酸电池拥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可回收性高等优势,短期内不会被淘汰,而且其行业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因此,铅酸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废铅酸蓄电池报废量逐年增长,将为再生铅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目前,再生铅产业已成为中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总产量的比例在60%以上,而中国仅为30%左右。据了解,美国最后一家原生铅企业已于2013年底正式关闭,再生铅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到2015年,中国再生铅产量占原生铅的比例有望超过《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提出的40%发展目标。综上所述,中国再生铅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值得关注。
(关键字:原生铅 铅污染 再生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