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报道:中国海关近日出炉的数据显示,6月铜进口量再次骤增。是融资铜抬头了?这是在4月商业银行禁止为融资铜提供借款的背景下,中国铜进口量的再次反弹。不过,据记者调查,6月铜进口真实贸易增多,而融资铜比例确实在收缩。
中国海关上周数据显示,6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37.99万吨,为201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即同比增加9.7%,环比上月上升5.9%。而今年5月,中国铜、铜合金及半成品进口量为35.87万吨,同比下滑14.5%。
高盛分析认为,中国狠打虚假贸易催生了“现金换铜”融资,高盛人员解释道:一笔“现金换铜”融资交易有点类似于以下的步骤:第一步:国内银行开立信用证,获得一笔3-6个月期外汇贷款;第二步:中国铜进口商把实物铜进口到中国后,进一步在中国市场出售,进而获得了人民币现金。第三步:铜进口商在信用证到期的时候还款。那么,铜进口商持有人民币现金的3-6个月里,就能投资回报更高的人民币资产。
这与4月前盛行的融资铜操作手法差别非常大:中国进口商通过信用证进口铜后,铜材进入中国保税区,进口商再将这批铜向银行质押获得现金,而且有时同批次融资铜反复质押贷款,以获得更多银行资金。
安信期货铜业分析师佟玲认为,6月份中国进口商将铜进口后,在市场上实现了销售,即铜进入了生产领域,而之前“融资铜”在保税区仓库里,并没有被卖掉,而是被作为融资工具,多次质押以从银行获得贷款。“6月铜贸易量是真实需求。”
佟玲认为,高盛所称“现金换铜”是正常的贸易,只是进口商充分灵活运用了融资政策,即用借来的外汇做贸易,用卖铜后变现的人民币做短期理财产品,提高资金收益。
佟玲分析,6月铜进口量骤增主要是伦铜与沪铜之前存在500至1000元/吨左右的价差,即进口商发现伦铜更为便宜,加大从海外进口在国内销售,导致贸易量增长。“他们利用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了汇率差别和中国需求强劲。”
经过4月和6月两次探底下跌继而反弹,沪铜期价如今在每吨五万上下震荡。调研显示,部分生产商认为,铜价5万以下跌不动了,加之四季度是传统的旺季,为此铜交易开始活跃。
那么融资铜在银行4月出台围堵政策(本报曾有报道《疑为消化融资铜 全球铜企五月集体刮起减产风》)之后销声匿迹了吗?
答案是:没有。首先仍有少数银行为融资铜开着一扇门,业内人士估算,融资铜经历了三阶段:第一阶段今年春节前,融资铜占铜贸易总量的90%;第二阶段春节到4月份,融资铜占贸易总量80%;第三阶段冰冻期,融资铜新政之后融资铜收缩至60%以下,不过最近有所回升,因为进口铜打开赢利空间。
令人欣慰的是,银行融资铜政策收紧,以及铜价二季度下幅跌给企业提了个醒。一位分析师调研后发现,国内许多涉铜企业大幅削减了库存。“有的企业至少去掉一半,由库存支持一个月的生产降至只有一周的库存。”
佟玲预计,中国铜企融资铜风险已在逐步释放,铜价若再大幅下降,主要受影响的将是利润问题,而不是融资铜带来的现金流风险问题。
(关键字:融资铜 铜进口 铜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