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有色产业> 基本金属> 上下游资讯

【家电】家电企业进军回收领域

2012-11-29 9:41:10来源:证券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近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严审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核定每个处理企业的补贴金额,保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使用安全。
  • 关键字:
  • 家电回收 废铜 废铝

近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严审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核定每个处理企业的补贴金额,保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使用安全。

财政部今年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至今已有近半年。记者了解到,在第一批入围获得国家基金补贴的名单的43家企业中,部分企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业内预计,初步测算处理基金补贴年规模达12亿元左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废弃电器电子回收产业对我国整个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有益处,长虹等家电企业进军废旧家电回收领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长虹格润年减少固废8227吨

根据《办法》规定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和微型计算机等5类产品(以下简称“四机一脑”)生产者和进口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征收基金。基金征收标准7元-13元/台;同时规定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基金补贴标准为35元-85元/台。以上办法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一批入围获得国家基金补贴的名单,四川长虹旗下的长虹格润市场总监李辉告诉记者:“公司对"四机一脑"的年拆解能力已经达到200万台,并投放了4条塑料生产线。而在稀贵金属方面,长虹格润仅在金银提炼上就已经形成了年产值达5000万的科技创新项目。”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

业内人士指出,2010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年产生量达到300 万吨,预计到2015年,废弃电器电子产生量将超过600万吨。这意味着,大量的电器电子产品将最终成为电子垃圾。

长虹集团企业策划部部长刘海中表示:“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蓬勃发展,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拥有量增速扩大,电子产品的技术升级加快,这些都加速了电器电子产品进入淘汰期和报废期。”

仅就废旧家电市场而言,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家电的数量大约在1亿台左右。这些被淘汰的电子垃圾中蕴藏着隐形的资源,比如CRT电视上的玻璃,洗衣机外壳上的塑料,空调、冰箱中的铜、铝等金属。这些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回收并再生利用,将助益于整个家电产业的良性循环。

李辉告诉记者,据测算,长虹格润每年能为社会减少固废822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多吨。

白为民表示:“长虹这样的家电企业进入废旧家电回收领域"正规军"更有技术优势,家电企业对家电产品的材料更为熟悉和了解,也更能将废旧家电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利用。”

废弃电器电子需要加大政策扶持

尽管与小商、小贩的拆解手段相比,长虹格润技术相对完善,但在现阶段在回收环节却不及小商、小贩有竞争力。

长虹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潘晓勇说:“小商、小贩不考虑环境,只考虑经济利益,而正规的拆解企业既要考虑环境的污染,还包括工人的五险一金、税收等,因此无法跟小作坊主竞争,所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收到货源也无法保证。但是长虹在废旧家电回收领域的研发和布局已经长达8年。”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家电企业目前在废旧电视、空调等再资源化利用的系统技术,并在废旧等离子屏的银回收处理技术、线路板元器件拆解工艺和装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短期来看,废旧家电回收产业主要产生社会效益,未来才会产生经济效益。

据悉,每年长虹集团将定向注资长虹润格3000万元,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并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匹配周转资金政策。

白为民呼吁:“一方面,废弃电器电子的回收需要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其他没有回收和拆解能力的家电企业也应当主动将自身品牌的废旧家电产品交给有能力的回收企业。”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家电垃圾处理迫在眉睫。

(关键字:家电回收 废铜 废铝)

(责任编辑:00285)
行情快报
行情汇总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