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塑料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下一步大商所将持续优化套保、套利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产业客户参与;深化保税交割业务、交割注册品牌制度,完善业务体系;继续开发产业链上的新品种,积极探索相关品种的期权、指数和场外市场建设;继续加大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培育力度,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在日前由大商所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业内专家普遍表示,塑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借助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动塑料期货市场国际化,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塑料期货市场再发展,推动国内塑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资料显示,大商所目前上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三个塑化期货品种占全球合成树脂消费总量的80%,今年前五个月三个品种单边成交量达9371万手,成交额达4.1万亿元。大商所塑料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在国际塑料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期货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是从交割量的区域分布看,各品种的主要交割大多发生在主要的现货消费集散地,同时也是期货的基准交割地,期货市场价格完全代表了主流的现货市场价格。二是产业客户积极参与相关品种的期货交易与交割,尤其是聚丙烯期货品种,参与其交易的客户数超过10万,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超过30%,法人客户成交占比最高达50%.三是除PVC期货品种外,LLDPE、PP等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均得到较好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变化往往领先于、并引领现货市场价格变化,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不断增强。
市场人士认为,近年来,大商所先后修改LLDPE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开展LLDPE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实施聚氯乙烯(PVC)交割注册品牌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创新,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期现价格关联度较高,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变动趋势。产业客户参与呈上升趋势。塑料期货已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产业参与程度较高的领域之一。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塑料期货品种的丰富,产业避险链条的形成,市场功能的逐步发挥,现货实体企业对期货市场的态度经历了观望、学习、参与到形成适宜自身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策略,体现了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对接。
据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王晓峰介绍,远大对期货工具的运用就经历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过程。2007年LLDPE期货上市后,企业主要通过期货交割套保,随着期货品种的丰富,企业开始主动参与期货市场,采用期现套利、基差交易和跨品种交易等多种模式。2014年以后,企业开始利用期货工具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场外交易、对外库存管理,助力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同时,对期货工具的认识、业务模式的丰富也随着塑料期货市场的发展完善而变化。“企业对期货的运用从以盈利为目的转向服务产业。”王晓峰表示。这其中,得益于期现价格的有效衔接,期现结合的操作模式成为企业主要运用的核心模式之一。
据王晓峰介绍,除了传统模式,期货中“点价”模式已经开始影响塑料市场订单模式。如2014年原料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下,企业订单价格跌幅却很小,下游制品利润较大,期货价格较现货贴水。同时,下游工厂基本停用再生料、改买新料替代回料,企业需求进一步放大,而库存同期很低,下游买方有重建库存的动力。“基于这一背景,远大石化开始在PP1501合约进行点价操作、帮助工厂提前锁定下游订单,”王晓峰说,“点价”模式的利用一方面是企业作为纽带,便利了下游交割,促进了期现有效衔接。同时,“点价”模式也提升了下游定价能力、增加了买方企业参与期市积极性,以“现货价格定制品”的模式往“以期货价格定订单模式”的转变将扩大以往相对弱势的下游买方企业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
“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塑料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要通过创新驱动,全面实现转型,塑料行业将为整体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但同时,相对于产业企业越来越强烈的风险管理需求,塑料化工期货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大商所副总经理魏振祥说,下一步大商所将持续优化套保、套利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产业客户参与;深化保税交割业务、交割注册品牌制度,完善业务体系;继续开发产业链上的新品种,积极探索相关品种的期权、指数和场外市场建设;继续加大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培育力度,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资料显示,塑料行业门类广、产品多,涉及农业、建筑、水利、机械等多个方面,塑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缩影。据统计,2014年塑料专业加工完成出口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出口到越南、土耳其、泰国、巴西等国和地区。
魏振祥表示,今年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期货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商所塑料化工品种与“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中东地区的产业联系密切,相关品种国际化具有巨大的空间。希望产业客户能够进一步加大套保比率、更好地运用塑料期货,专业机构等投资者能够更为深入地研究塑料期货,期货公司也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
(关键字:“一带一路” 塑料产业 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