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化工产业> 磷化工> 推荐资讯

草莓得了灰霉病依症下药重要

2025-2-19 7:56:33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入引发的,是一种真菌病害,作物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这种病主要危害草莓、番茄、甜(辣)椒、黄瓜、莴苣等蔬菜作物,同时也是草莓上的常见病害,如果草莓得了此病,可依症喷洒农药,这样将减少对产量影响。
  • 关键字:
  • 农药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入引发的,是一种真菌病害,作物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这种病主要危害草莓、番茄、甜(辣)椒、黄瓜、莴苣等蔬菜作物,同时也是草莓上的常见病害,如果草莓得了此病,可依症喷洒农药,这样将减少对产量影响。

一、危害症状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也能危害叶片。

花器染病。初在花萼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扩展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并侵入子房及幼果,使其呈湿腐状。湿度大时,在病部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先在枝头上产生,初为水渍状,后生淡褐色病斑,并向果内发展,使果实软化呈湿腐状,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果实易脱落。天气干燥时,果实呈干腐状。

叶片染病。发病初始呈水渍状,扩大后病斑褪绿,呈不规则形。田间湿度高时,病表产生灰色霉层,发生严重时病叶枯死。

此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浸染所致。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及菌丝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和越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农事操作及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初浸染,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浸染,加重危害。

病菌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的发病温度范围为2℃~31℃,适发病环境为温度18℃~25℃,相对湿度90%以上;适感病生育期为草莓开花坐果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为7~15天。早春在遇寒流侵袭或连续阴雨、高湿环境、地下水位偏高时病情扩展迅速,危害较重。

二、防治措施

(一)应用抗病杂交品种。推广应用果型大、抗病、产量高的宝交早生、丰香、丽江、明宝等优良品种。

(二)茬口轮作。发病重的地块,提倡与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三)加强田间管理。提倡深沟高畦、地膜栽培、合理密植。保护田栽培适时通风换气,晴天适当增加开棚通风换气时间,阴天也应适当短时间开棚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并经常注意疏通棚四周沟系,防止雨后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棚内浇水施肥要小水少肥勤浇,控制湿度,防止大水大肥引发病害。

(四)清理田园。发现病果、病叶及时摘除,收获后及时病残体,深翻土壤。

(五)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情况,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亩用药量75~100克)、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亩用药量70~100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亩用药量70~100克)、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亩用药量70~100克)、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7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亩用药量170克)等。

(关键字:农药)

(责任编辑:01180)
每日聚焦
企业风采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