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在制定磷复肥产能置换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将达到80%。11月7,2017中国(德阳)磷钛化工绿色发展大会在四川省绵竹市召开。围绕磷化工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专家拿出了诸多项目成果。其中包括在化肥农药领域,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最新的缓控释肥料同步营养肥、聚磷酸铵是高效水溶肥的关键原料等。专家提出,从需求出发构建新的磷产业链,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部分有机磷农药被禁用,但含有机磷的杀虫剂仍占70.3%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认为,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宋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毒氟磷2016年获得新农药正式登记,成为中国第一个创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植物病毒新农药。并创建了水稻病毒病免疫防控技术,在水稻主产区大面积应用推广,使农药用量下降了30%,防效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难题。
石化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提出,国家正在制订产磷复肥能置换实施意见。大方向是淘汰370万吨落后产能,到2020年总产能控制在2100万吨,全行业年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0%。具体措施包括:加大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率,入选磷矿品位下降2%~4%;产品结构调整,新型肥料市场占有率提高10%,肥料利用率提高3%~5%;基础肥料生产以资源产地为主,特种、专用肥料靠近市场布局,鼓励磷复肥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兼并重组,形成更多的大型、综合性、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等。
华南农大教授樊小林教授提出,同步营养肥是物化测土配方施肥理论最新的缓控释肥料。四川大学王辛龙教授表示,聚磷酸铵是高效水溶肥的关键原料。上海化研院化肥所副所长陈明良认为,磷的有效期可达10年,当季利用率一般低于20%,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不建议磷全部以水溶肥形式追肥施用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和清华大学教授胡山鹰提出,中国磷矿产量的90%用于生产磷肥,磷肥消费量居世界第一,由于磷肥实际有效利用率只有10%~20%,磷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四川大学本和教授认为,产能过剩、产品竞争力不强、磷钾资源短缺及磷石膏安全等棘手问题阻碍了磷肥产业的健康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单一、产能小、能耗高的企业退出将是必然。
德阳支持磷钛化工产业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化工学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德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产学研及学术、行业组织的200余位业界人士参会。
德阳市目前已形成包括磷矿石开采、磷酸盐加工在内一整套完整的化工产业链。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指出,德阳市围绕磷钛化工支柱产业,通过同绵竹、什邡等地区化工产业考察对接,产生了十余项合作项目。中国化工学会与德阳地区的合作是长远布局、精准对接。
(关键字:磷钛化工 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