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
一、我国外贸发展迅速,量稳质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由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十三五”末的14.7%,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二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三是贸易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四是贸易对经济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二、“十四五”时期外贸形势严峻复杂,充满挑战。从外部看,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不同国家、地区抗疫成效、疫苗接种、经济恢复的不均衡性将持续影响全球供需格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竞争加剧。从内部看,传统优势正在弱化。创新能力不足。外贸主体竞争力不强。外贸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但同时也要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全球规模最大、行业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优势,将为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外贸综合竞争力内涵丰富,是企业、产业、政府、社会等多方竞争力的综合集成。下一步,商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外贸质量效益。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家外贸转型基地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推动绿色低碳贸易发展。
二是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完善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保税维修发展。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三是加强外贸支撑体系建设。增强部门间协调,优化完善出口信保、出口信贷等支撑政策。加强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四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推动监管体制、质量标准等衔接,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
五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加入CPTPP相关工作。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
六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外贸供应链韧性,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健全贸易摩擦应对体制机制,提升贸易救济政策工具效能,完善现代化出口管制体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实现9.8%的增长,外贸进出口表现强劲是重要推动因素。为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需进一步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提升外贸发展质量。结合委员建议,发改委将从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打造外贸企业竞争优势,重点将落实好相关实施方案,加快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建品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牵头落实《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促进民营外贸企业发展。
二是稳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退出的不合理规定,促进国内区域间商品服务自由流动。
三是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制度作用,总结推广地方政策集成创新和兑现落实方面成功经验,鼓励有关地方建设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四是研究出台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引导跨区域产业合作,以精准合作促进产业转移。
五是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订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下一步,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绘制“工笔画”为主线,进一步聚焦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五通”合作,积极深化拓展健康、数字、绿色等新领域合作,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
六是加快编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补齐国际物流运输短板,构建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企业,推动国际物流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
七是统筹做好大宗商品进出口调控,研究增加初级产品和再生原料进口,合理安排相关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和时机;适时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拓展相关资源外部供应渠道,促进国内市场保供稳价;研究在有关地区布局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提升战略物资保障能力。
八是推动海外仓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支持有关地方和相关企业高质量布局建设海外仓;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海外仓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九是优化口岸收费管理,推进落实去年印发的《清理规范海运口岸收费行动方案》,适时修订港口收费计费办法,全面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关键字:大宗商品 对外贸易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