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打造钴业新霸。公司目前主要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从事钼、钨、铜及黄金等金属的采选、冶炼、深加工、贸易、科研等,拥有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钼生产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澳洲第四大铜矿生产商。
产业链:立足钨、钼、铜板块。2016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6 亿元,同比上升10.12%;净利润5.84 亿元,同比下降8.96%。2015 年公司实现钼精矿产量(折100%MO)16999 吨,单位现金生产成本为53906 元/吨,钼金属回收率为85.13%。实现钨精矿产量(折合100%三氧化钨)9825 吨(不含豫鹭矿业),单位现金生产成本为14925 元/吨。按80%权益计算,2015 年NPM 实现可销售铜金属生产量39964 吨,C1 现金成本0.64 美元/磅,铜回收率88.03%;实现可销售黄金产量36305 盎司。
抄底海外优质资源,拓展国际化布局。公司计划以不低于3.15 元/股,发行不超过57.14 亿股,募集不超过180 亿元。其中,95 亿用于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85 亿用于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目前定增方案已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公司另通过协助BHR 收购Lundin 壳公司的方式继续收购Tenke 矿股权,若收购完成将取得Tenke 项目80%股权。
钼业发展看钢铁,钴业前景看汽车。钼金属主要应用于特殊钢材,我国钢铁行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未来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不锈钢、特种钢等品种发展。根据《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内特殊钢占钢产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约5%提高到10%,特殊钢行业新增年产值超5000 亿元。
2015 年全球钴消费量为9.2 万吨,2015 年中国钴消费量达4.35 万吨,同比增加14.91%。CRU 预计,2020 年,全球钴消费量将达到13 万吨。2016-2018 年,钴在冶金领域将出现每年3000-3800 吨的缺口。2020 年以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更新换代,供需缺口将更加突出。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收购境外铜钴、铌磷业务进展顺利,定增和收购完成后,公司每年将增加16.3 万吨的铜产量和1.3万吨的钴产量。铌、磷业务也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多品种的资源储备将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预计公司收购事项将于2017 年第二季度完成,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以及铜、钴金属价格的上涨,预计公司2016-2018 年EPS 为0.05 元/股、0.16 元/股和0.23 元/股。给予公司2017 年35 倍PE,目标价5.6 元,买入评级。
不确定性分析。定增项目进展低于预期,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关键字:钼 洛阳钼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