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钢铁行业能效提升,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12月9日,在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主任毛新平深刻指出,在当前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能效提升意义重大。
“目前,世界各国就碳中和问题已达成了基本共识。”他介绍,面对全球碳中和的发展大趋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巨大。一是碳减排时间短、任务重。我国碳排放量大,占全球30%,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发达国家一半,减排力度和速度空前。二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大。经济发展任务艰巨,传统“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占比仍然较高。三是能源系统转型难度大。“一煤独大”严重制约减排发展。据统计数据,2019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58%,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
毛新平介绍,国务院已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的具体目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最近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也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这其中体现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战略,必须高度重视;二是强调稳妥推进,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他说道。
“通过技术进步,钢铁工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毛新平介绍,在节能方面,近40年来,通过单体设备节能、工序节能及重大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吨钢能耗由2.04吨标准煤当量降至0.545吨标准煤当量,下降幅度约为73%;在减排方面,近30年来,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由3.87吨下降至1.89吨,下降幅度约为50%。“应该认识到,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他指出,除了钢铁产能总量大、以高炉—转炉为主的流程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行业集中度不高等挑战外,现在钢铁行业还面临着来自下游行业,即市场对钢铁生态材料提出迫切需求的挑战。
他认为,低碳发展将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优化工艺流程结构、推动行业技术革命、促进行业智能化升级、加快推动多产业协同和协同促进环保治理等。可以说,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是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是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的过程,更是实现钢铁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
对此,毛新平介绍,目前,《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已于今年8月份发布,明确了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远景和六大技术路径。“而在这六大技术路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系统能效提升。”他介绍,系统能效提升是通过深度节能技术应用与装备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精细化管控,余热余能应收尽收,做到全系统极致能效。
“能效提升涉及到钢铁生产的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全流程技术进步和工艺、装备、智能制造等全方位技术创新。”毛新平特别说道,实现极致能效不仅要把现有技术发挥到极致,还要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特别是变革性、颠覆性技术。
毛新平最后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将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系统、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是一次深刻的产业革命、更是一次极具挑战的科技革命。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通过系统性工作综合实现。”
(关键字:碳中和 钢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