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涂镀> 行业聚焦

钢铁行业思考:转型之路应该怎样走?

2014-4-2 8:57:47来源:中国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各企业在寻找转型升级的出路时,要知进退,且进退有度,还要进退有序。”3月29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指出。
  • 关键字:
  • 钢铁行业 转型

“各企业在寻找转型升级的出路时,要知进退,且进退有度,还要进退有序。”3月29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14(第五届)中国钢铁规划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副会长刘振江指出。

“转型升级进展缓慢是当前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

钢铁行业转型之路怎样走?这成为此次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钢铁企业和上下游行业的代表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须进退有度

刘振江指出,钢铁行业正处于发生较大变革的时期,今年行业面临的形势更严峻、问题更突出,企业的压力更大,因此规划的重要性和难度也不同寻常。面对行业发展的非常时期,各企业在寻找转型升级的出路时,要知进退,而且进退有度;要分析何处该进、何处该退,要进退有序。这本身很难,需要统筹规划,谋定而后动,但也很难如愿以偿。这是当前形势下企业规划的难度和重要性所在。而本届论坛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主题,切中了当前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同时从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独特视角,解析未来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苗长兴指出,企业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有助于改变我国钢铁产业目前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局面,提高市场控制能力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获得能力。今后,政府将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环境、着力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问题的组织协调等方面促进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

观念、技术、资金、需求成为制约因素

李新创分析,造成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转变。我国钢铁企业对转型升级缺乏深刻认识,准备不足,在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难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虽然钢铁行业投资增速已经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是投资规模仍保持高位,新增产能无序扩张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企业仍然在走依靠扩大规模摊薄固定成本的发展道路。据统计,2013年,我国新增炼钢产能约4000万吨。

第二,创新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多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重引进、模仿,轻创新。随着数量问题的根本解决,品种质量和工艺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凸显。例如,技术研发投入不足,2012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研发经费为6.1亿元,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研发经费为627.9亿元,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88%。这不仅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落后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达到1.5%的目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能力随着行业管理的变革甚至出现消退,科技研发投入分散、重复浪费现象严重。

第三,资金不足难以有效支撑转型。企业经营效益差,贷款难、贷款贵,难以为转型升级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据统计,2013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财务费用高达786.2亿元,是实现利润的3.4倍;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69.4%,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的钢厂共33家。

第四,消费需求引导产品升级的作用不突出。目前,我国钢材消费产品标准不高,设计规范与产品升级不能实现同步,下游需求对钢铁产品升级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建筑用高强钢筋为例,我国钢铁企业多年前已经具备高强钢筋的生产能力,但由于设计和施工单位具体实施标准的限制,Ⅱ级螺纹钢淘汰和高强钢筋推广工作进展缓慢。近年来,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建筑用钢筋产品的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他产品领域仍然存在类似问题。

第五,经济社会对钢铁转型发展的承载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具备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有500多家,产能约为10亿吨,人员超过400万人,投资规模大,设施专业化程度高。企业转型的方向有限、选择不多,区域内其他产业承载能力不足,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举措也存在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五项举措助推企业转型

李新创认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应着重在5个方面努力。

第一,推动环境经营。环保是企业实现飞跃的催化剂,有助于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消除产品的绿色“壁垒”,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抓手。同时,环境经营可以降低环保政策带来的经营风险。

第二,加快结构调整。通过延伸产业链、做专做精,把专业化、有特色的战略取向落实到产品开发、标准与用户规范同步衔接的各个环节,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兼并重组是促进结构调整的另一种方式。李新创表示,结合国外的发展历程、国内发展机制的变化来判断,中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的高峰还没有到来。展望未来十年,兼并重组将是中国钢铁产业的重要“戏码”,中国钢铁产业版图将发生巨大变化。

第三,促进开放发展。这包括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实现产品与资源的国际化、工程和装备的国际化、科技研发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

第四,创新经营方式。这包括优化物流方式和发展电子商务。李新创认为,我国钢铁产业在优化物流方式上仍有很大空间。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国内已经有很多钢铁企业参与其中。

第五,强化管理效益。进入“十二五”以来,虽然我国钢铁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全行业还没有形成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氛围,在一些新兴起的管理领域差距还较大,如集团管控、财务管理等方面;一些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固化下来。这些都是今后钢铁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点领域。

钢铁企业的探索与设想

宝钢在推动环境经营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据宝钢集团总经理助理胡学发介绍,宝钢的环境经营工作涵盖3个方面,包括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

在绿色制造方面,宝钢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类管理和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清洁生产,与所在环境和谐共存。

在绿色产品方面,宝钢在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内做到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且在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面有所贡献。
在绿色产业方面,宝钢整合环境技术,扩大钢铁业自身积累的节能和环境改善技术在行业内外的应用,对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系统的商业化开发,形成为行业内外提供节能环保解决方案的能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华菱钢铁集团规划投资部部长谢究圆表示,华菱在转型发展方面也有了初步的设想。

一是构建精益生产体系。突破“瓶颈”工序和薄弱环节,构建低库存、高效率、柔性化的生产体系,实现长周期生产稳顺,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标挖潜,实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运营类指标进入行业先进水平。

二是完善“销研产”一体化攻关体系。谢究圆表示,华菱所处的区域市场特征和前期的高投入,决定了企业的主导产品必须定位在高端市场。因此,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尤为关键。华菱将通过建设“销研产”一体化体系,落实推进“深耕行业、区域领先”的营销战略,狠抓核心品种的研发和质量攻关,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企业主导产品平均售价提高300元/吨。同时,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家电用钢、机械用钢、能源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上形成3个~4个行业名牌产品,拥有一批在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专有技术。

三是提升供销两头的创效能力。在采购供应方面,华菱将继续关注资本市场的机会,进一步优化资源共享措施,构建上游产业链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市场研判,优化资源结构,调整资源布局,优化物流布局,提高水运比例,降低采购成本,力争在2015年实现采购成本进入行业先进水平的目标。认真分析互联网经济对传统产业运营模式的冲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供应链效率。正视原料与产品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的深刻影响,利用期货、掉期等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加快建立对冲保值能力,平抑市场波动风险。

四是根据地域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发展多元产业,实现错周期配置,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按照“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产业思路,依托钢铁制造主业,纵向延伸资源开发、钢材深加工产业,提升钢铁主业的全产业链竞争能力;横向发展金融业务、现代物流产业,为集团各类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积极培育发展页岩气、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五是深化内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在国家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公众化,其关键是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对公司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规范法人治理机构,扩大外部董事的比例,把社会精英和专家逐渐引入到董事会中;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与董事会一起构成企业委托代理的完整闭环;推动企业内部机制市场化,营造“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改革目标,形成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运营、职业化团队的运作格局。

六是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重点思考企业在并购重组、业务适度多元化方面的应对思路和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钢铁企业对外资控股权的限制将逐步淡化,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明显。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将使并购重组成为热点。

除了宝钢、华菱集团外,还有很多钢铁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面对市场“寒冬”,企业必须时刻绷紧转型升级这根“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推动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获得更多生存发展的机会。

(关键字:钢铁行业 转型)

(责任编辑:01011)
信息导航
钢厂价格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