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市场管理在升级。
10月28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布通知,强化土地开发补偿费用监管,加强招拍挂项目履约管理。
“该规定对于资金充裕的大型房企,没有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些小型开发商或者资金紧张的开发商而言,有一定影响,在京拿地时要好好斟酌了。”一家在京有项目的开发商代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北京住宅类供需可能在2014年得到缓解,“整体土地供应在2013年供应明显增加,这将缓解明后年的住宅供需结构”。
上述通知规定,自2013年10月,对于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竞得土地,但未按期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的企业将暂停参与北京市土地市场竞买活动直至完成缴纳工作;情节严重的,如逾期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超过90日以上的,或者未按相应宗地的补偿协议约定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两次以上的将予以网上公告;并暂停该企业及其股东和子公司参与我市土地市场竞买活动,暂停期限自取得《土地开发补偿费缴纳说明》之日起至次年同日。
“这项政策如果长期执行的话,会对房企的资金链产生影响。”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市场相对火热,也是房企拿地的好时机。对于房企而言,拿地成本较高,就容易减弱企业内部财务的流动性。而上述政策,就是防止房企延期支付地价款,增加拿地房企的资金杠杆。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多数意向购房者,对自住型商品房将大规模建设的消息充满期待。“买房再等等吧”成为一种普遍认识。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0月第四周(10月21日~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221套,环比下降13.4%。扣除保障房后,纯商品住宅成交1328套,环比下降26%。截至10月27日,北京新建住宅签约套数为7898套,环比下降31.5%,同比下降4.4%。二手房住宅成交量同样走低,环比下降了24.1%,同比下降了8%。
房地产业内人士严跃进认为,“京七条”发布后,北京原先持续看涨的预期将受到牵制。
围绕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土地供应结构、购房资格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供求双方延缓了入市的脚步。对供应方而言,收紧政策下的各类成本将上升,从而在拿地、投资、定价等方面会再三掂量。而需求方则希望十八届三中全会能有新的政策出台,从而推迟了目前的置业计划。
“但显然,供需主体在未来将不打寻常牌,而相应的供需结构也有望得到改善。”严跃进表示。
(关键字:北京市 土地整理储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