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冶金原料> 炉料> 推荐资讯

谢世清:下调存准率是必然趋势

  • 2012-7-19 8:41:06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作者:
  • 字号:
导读: 央行分别在6月、7月下调了利率,而自5月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存准率就再无动静。
关键字: 存准率

央行分别在6月、7月下调了利率,而自5月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存准率就再无动静。

今后将以降息取代降准了吗?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下调准备金率,只是发生的时间会根据经济情况而定。

长期看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必然趋势。

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趋势是由当前较高的准备金率水平决定的。2011年之前,央行在多方压力下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央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这部分流动性推动了通胀高企,央行采取准备金政策以回收这部分流动性;另一方面,2010年后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在中国经济持续回暖以及国内股市、楼市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带动下,外汇净流入持续增加,外汇占款激增。央行的央票余额在2010年时也达到历史新高,由于成本等问题可继续操作空间已十分狭小,故央行不得不使用准备金政策对冲外汇占款。

在上述背景下,准备金率一度达到大型金融机构为21.5%、中小金融机构为18%的水平。我国采取准备金付息制度,保持较高的准备金率也就意味着央行需承担较高成本。另外,由货币乘数的表达式可知存款准备金率的边际作用是递减的,较高基础的准备金率会减弱央行的调控能力。有研究指出,我国的最优准备金率在23%左右,如果提高到23%以上,准备金率工具对冲流动性和控制货币信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从保证央行未来的调控能力来看,央行都有必要在适当时下调准备金率。

其次,从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的发展背景来看,准备金率下调也符合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准备金制度的存在限制了金融机构可贷资金的规模和货币创造的倍数,限定了货币信贷扩张的上限,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对金融体系的货币创造进行有力控制。然而,准备金政策也并非一剂万能的灵丹妙药。准备金要求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可使用资金,降低了其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促使其通过金融创新、开展表外业务等逃避准备金责任;金融脱媒和基数漂移也使得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大打折扣;此外,准备金政策的传导途径、周期长,逆周期的操作可能产生顺周期的效果,对央行官员对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事前判断有着较高要求。

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英国等)放弃了准备金政策,采用零准备金率制度。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当前仍是我国央行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逐渐取代准备金要求起到的谨慎性预防作用,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的加深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价格型工具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能更灵活地被央行使用。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退出央行工具篮子是可以预见的,至少退出经常性工具篮子是毫无悬念的。

但是,笔者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不易频繁使用。

除了前面指出的时滞外,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短期内还会被停留在金融机构内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吸收,短期政策效果会进一步打折扣。而过度依靠降准政策只会给未来留下通胀及经济大幅波动的隐患。

笔者认为,本年度再降准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两次,否则央行将会陷入不停地、纠正性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恶性循环之中。

 

(责任编辑:01055)
【免责声明】
中华商务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推荐资讯
行业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冶金原料产业频道: 炉料 | 铁合金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