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24日晚间消息,建筑与矿业、能源与动力系统设备巨头——卡特彼勒公司(CAT)发布财报,从其全球业务发展情况看,卡特彼勒第二季度净盈利下降43%。其中,卡特彼勒二季度营业收入下降16%,至146.2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15.1%降至10.6%。卡特彼勒将全年每股盈利预期从此前的7美元下调至6.50美元,并将营收预期从此前的570亿-610亿美元下调至560亿-580亿美元。
面对众多工程机械外资品牌业绩增长困难、很多国产工程机械品牌企业出现持续下滑趋势,然而,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却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上半年同比增长22%,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中国挖掘机市场的占有率提升,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20-30吨挖掘机业务线上,卡特彼勒位居销量第一。
CAT中国掌门人审时度势
不得不说,在竞争品牌挖掘机占有率持续下降的阶段,卡特彼勒处乱不惊、稳扎稳打,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先生,2013年1月1日正式上任以来,凭借其稳定的远见卓识与应变能力,继续将卡特中国业务稳步提升。作为一名“老卡特人”,陈其华在卡特彼勒公司已经工作了19年,分管过很多卡特彼勒的业务群组,担任过多项关键管理职位。
上任以来陈其华带领卡特彼勒中国所有领导团队及业务部门,逐步深入地落实“与中国共赢”这一公司战略。在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仍处在低迷期之际,卡特彼勒显示出了其对成本控制以及客户承诺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从运营角度来看,尤其是卡特彼勒中国在产品质量、新品研发投入、安全生产以及我们对材料和库存的管理,还有成本控制方面都做的非常不错,我们的业绩表现都是非常好的。卡特彼勒中国继续保持了对客户的承诺,以最好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度。”
详解CAT中国支柱产业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矿用设备的生产商,也是全世界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电传动内燃机车的主要供应商。这些业务也构成了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的支柱性业务线。
2013年1-6月,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的工程机械及发动机动力系统领域的业绩,都是呈现正向增长的趋势。这两项业务极大推动了卡特彼勒在整个中国的业务实现了可喜的收益和回报。陈其华表示,“卡特彼勒考虑到目前中国上半年的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尤其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还保持负增长的态势,我们上半年22%的业绩增长表现还是比较显著的。”
然而,从2013年全球经济来看,部分地区缓慢增长,还有部分地区面临的挑战还是非常大。其中,矿山业的持续低迷无一例外的在全球以及中国继续上演,中国市场矿山行业需求持续下滑,目前还没有看到整个市场恢复的迹象。
陈其华仔细分析了矿山行业的运行态势,“煤炭行业的持续低迷对矿山行业影响非常大,工业煤的价格继续在低位运行,这导致了煤炭生产效率以及产能的利用率低下。所以整个矿山设备行业,尤其是对井下矿山新设备的购买需求就降低了。”他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矿山设备整个行业在近期仍是处于低谷。
风险管控成为企业运营必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进入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周期。陈其华深入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困境,2010年、2011年,行业的高速发展是收益于2009年4万亿的投资拉动,而目前行业企业普遍都遭受比较大的挑战,包括产能过剩、库存加大、应收账款高企、融资按揭资金紧张,特别是融资按揭的还款期限也在不断延长。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银行不断收紧对于工程机械行业的融资贷款,迫使企业的融资手段受到限制,而且融资的成本也相应的增加。
一定程度上来说,前些年的时候,行业部分企业可能在融资手段上比较冒进,现在必然会产生比较大的资金风险。“相对来讲,卡特彼勒一直比较关注风险管控,维持和保证我们客户是一种健康的客户群,确保我们的资产保持在一种健康的状况。卡特彼勒今年1-6月份的现金流很充裕,我们完全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陈其华说道。
记者感受到一个不折不扣的现象就是,随着行业近阶段的不断调整,我们看到更多的购机客户表现出更多的理性,不再是过去的盲目扎堆,客户对设备的需求更加追求产品投资的价值,更加追求整个产品的拥有成本,更加追求厂商品牌、服务质量及售后支持。在行业将近有20多个月的低谷情况下,购机客户的理性更值得肯定。他们要寻求高质量的产品,要追求一些服务好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卡特彼勒能够在市场低迷期间能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采访期间,陈其华更多的向记者强调“可持续性”这一概念,这体现出了卡特彼勒一直以来贯彻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众所周知,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行业,行业企业要从战略上及运作上考虑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他强调,无论是市场在需求旺盛或是市场低谷,企业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影响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目前众多企业都应该能共同看到的。“随着行业在这个低谷期的调整,我们这个行业会变得更加理性。市场会优胜劣汰,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要不断增加对客户的价值和回报,使客户能够成功。”
CAT战略:与中国共赢
陈其华将“22%”的增长更多的归功于卡特彼勒中国的全体团队和优秀的经销商团队、供应商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离不开卡特彼勒目前正在实施的“与中国共赢”的战略,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要系统地在中国推进部署卡特彼勒的业务模式,包括研发、生产制造、融资租赁业务、稳健的风险管控,促进经销商和代理商发展等,覆盖整个产业价值链,整个过程能够确保卡特彼勒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陈其华更加肯定了行业低迷期对于卡特彼勒的意义,“我们很高兴看到,通过2012年整个行业的洗礼之后,卡特彼勒的供应链更加健康且高效运行,卡特彼勒对于供应商的管理效率也得以明显提高,卡特彼勒的生产运营做到了更加的卓越化,给客户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
充满信心面对一切情况
对于中国经济下半年以及明年的趋势,陈其华给我们传递更多的关键词是“信心”。
“卡特彼勒在中国追求长远的投资和发展,对中国的持续性的发展充满信心!根据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预测今年下半年会比2012年同期有所增长,2014年应该会比2013年,对于卡特彼勒来说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大家都很了解,中国新一届政府正在努力创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到可持续发展。”
对于2009年期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他认为在今后可能不会再出现。相反,卡特彼勒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在稳步增长。因为卡特彼勒的战略是比较稳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这样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条件下,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
(关键字:卡特彼勒 全球业务 净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