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仅是“风车之国”,也是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大国。作为欧洲最早开发海上风电的国家之一,荷兰始终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占有较高份额。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海上风电方面才刚刚起步。荷兰经济事务部的两位官员日前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一致看好中国海上风电的未来,并期待优势互补的两国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荷兰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比16%的目标,风电将是帮助荷兰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为此荷兰提出了到2020年陆上、海上风电规模均达到6000兆瓦的发展目标。目前荷兰陆上风电装机为2300兆瓦,海上风电228兆瓦。 荷兰的海上风电拥有超过30年的成熟发展史,而荷兰最早的风电应用可追溯到200年前。海上风电在荷兰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得益于陆上风电的丰富发展经验和强大的海上油气作业经验,荷兰始终是欧洲海上风电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4年,荷兰就已经拥有4台海上风力涡轮机,到1997年,这一数字迅速增至28台。
海上风电资深专家、来自荷兰经济事务部的Andre de Boer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荷兰一直致力于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近年来更是将如何削减海上风电成本作为研究重点。目前荷兰国内拥有多家海上风电研究中心,许多大学也设有相关研究所。
“成本是当前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最大阻碍,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将钱花在补贴设备制造企业上,换取产业短暂的发展,不如用来投资技术。只有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将海上风电成本进一步降低,产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Boer表示。
但Boer也指出,海上风电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风机制造、基础设施、安装及维护等诸多环节共同决定着海上风电的成本,这是海上风电成本难以下降的主要原因。“也许风机制造成本下降30%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反映到海上风电的成本上并不明显。”
荷兰经济事务部下属商务促进署的Corine Van As向记者透露,荷兰已制定了将海上风电成本降低40%的目标。但她同时强调,目前这只是一个愿望,实现难度很大,但许多荷兰风电企业正在为之努力。
谈及中国海上风电,Boer认为,虽然中国的海上风电产业才刚刚起步,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荷两国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值得期待。
2009年,中荷两国就能源合作领域达成了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旨在提升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涉及海上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智能电网等多个方面。
Van As表示,这份备忘录是双方在可再生能源合作领域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为两国合作打下了基础,未来两国需用更多行动来落实合作。
据Van As介绍,自备忘录签署以来,中荷两国已在风电领域开展了多项交流及合作,其中包括2011年邀请中国企业代表团参访荷兰国家能源局、2012年在中国举办海上风电交流会、风电企业搭桥会等。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去年底开展的“Supply Chain”项目。该项目旨在把海上风电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中国企业信息进行整合,以帮助荷兰企业更好打开中国市场,准确地找到最适合的合作方。项目由荷兰风能出口协会牵头,荷兰鹿特丹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合作进行。
Boer表示,未来海上风电合作将成为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核心,政府会成为两国合作的最大推动力。“海上风电不仅仅是风机、叶片等这些海面上能看见的部分,还有基座、电缆等海下部分。中国企业在风机零部件制造上很有优势,风电成本近年来下降很快;荷兰企业则在海下部分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对彼此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中荷两国的合作潜力表示认可。“荷兰是海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发展经验,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则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可以向荷兰借鉴,”李俊峰说,“尽管目前双方合作仍处于摸索阶段,但荷兰技术加上中国制造会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方向。”
(关键字:荷兰 中国 海上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