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锑都锡矿山生态修复后脱下“灰袍”换上“绿装” 说起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它有一个前缀——“世界锑都”。1897年锡矿山地区便已经开始工业开采,采矿、冶炼已达120年之久,为全球提供了1/4以上的锑产品。同时,作为湖南最早的工业基地,锡矿山为湖南的发展贡献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是,经过长年的开采,也给矿区生态留下了满目疮痍。植被荒芜、水体污染、采空区陷落,留下砷碱渣达2万吨,生态系统的破坏由肌理入肺腑,继而深入骨 髓,锡矿山这一病就是三十多年。 年轻时的饶青山,曾是锡矿山一家私人企业的工人。那时的锡矿山,抬头还能看见蓝天,低头也能瞧见绿草。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锡矿山进入掠夺式开采阶段,环境状况急转直下。饶青山介绍,开采鼎盛期,锡矿山一个山头就有96家小型冶炼厂,到处黑烟滚滚,草木被熏死殆尽,只剩下裸露的废渣刺得人眼睛生痛:“在厂里的时候,气味相当大,出不得门,气味受不了。” 欠的债总得要还!面对资源逐步枯竭,生态破坏严重的现状,如何让它焕发新生,牵动着众人之心。 “十二五”期间,湖南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锡矿山考察,提出加大锡矿山地区综合整治与转型发展力度,促进“世界锑都”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抓住湖南“两型”建设的机遇,冷水江市对锡矿山地区矿产开发进行了强力整治。2010年以来,冷水江市先后6次对涉锑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先后关闭“两高一资”涉重金属污染企业89家,其中关闭涉锑企业75家,取缔手工选矿小作坊145处,取缔非法锑浮选企业6家,所有非法建设涉锑项目全部关闭取缔,共关闭淘汰产能20余万吨。 2014年,冷水江市对涉锑企业整合再出重拳,对原有5家锑采矿企业中的3家关闭退出到位,目前,冷水江市境内的涉锑企业变为两家,一家是属于央企的中国五矿有色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另一家则由冷水江市两家采矿企业与其余冶炼企业组建成一家矿业公司,成立民营锑业集团。为了更好地促进锑产业发展,冷水江市同时在该区域按上级要求关闭了23家落后小煤矿,关退率为65.7%。 由数百家涉锑企业和小作坊整合成一家,产能却实现成倍增长,冷水江精算加减法,为锡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空间,在关闭的矿区大力垦植防污林,成片建设防污林。久违的绿色正在一点一点唤回,一点一点将濯濯童山绿化。 前人挖矿,后人治污。锡矿山百年生态债,还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但冷水江市对锡矿山环境整治确定了一条底线:老账限期还清,绝不再欠新账。 从2010年至2014年,锡矿山地区共实施24项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其中已完成18项,在建6项,总投资8.1亿元,重点推进了水、渣、气等“三废”治理。 冷水江市对锡矿山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督促企业对采、选、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深度治理。目前,已建成含重金属污水处理站12座,总处理能力每天达2.1万吨。在冷水江锡矿山南矿放水巷10000吨废水处理站,污水进过尾砂库沉淀、净化等预处理后,通过现有配水池将水分配到废水处理站,废水经缓冲池后进入批次反应池,再依次通过1-3级反应池不同的工序处理后,最后的pH值达到6-9之间,便可以排放至涟水河。南矿防水巷废水处理站负责人说:“污水只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个是采矿井下的废水,一个是采选厂的溢流水。现在我们的处理量能够达到一万方,基本上能够保证南矿范围的水能够正常排放了。” 几十年来,随着矿山的开发,一些含毒废渣因为缺乏处理手段,只能露天无序堆放,对土壤、水质等都造成严重污染,成为最难还的一笔旧账。2014年起,冷水江市启动青丰河、涟溪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类似垃圾填埋的方式,用反渗透膜将河两岸的废渣与河流和土层隔离开来,并且用水泥加固,防止其流动和渗透。一期工程共处理了400万吨历史遗留废渣。但根治废渣最终还得抓源头。为此,锡矿山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组成“产学研”研发团队,经过数年攻关,实现砷锑分离、砷碱分离、砷 酸钠干燥等三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将砷碱渣全部回收利用。 锡矿山闪星锑业牵头研发的“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技术,使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砷碱渣变废为宝,从此再无新的工业“三废”产生。而历年积存的近2.5万吨砷碱渣,也很快将处理完毕。在锡矿山上,像这样把废水、砷碱渣等废渣吃干榨净的环保装置,已覆盖各家生产企业。 冷水江督促冶炼企业达标排放,支持闪星锑业实施冶炼废气低浓度二氧化硫制酸项目建设。整治后的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了烟气脱硫设施,并通过环保验收。铁腕手段加上科技攻关,使得锡矿山地区污染治理得到迅速遏制和治理反转。 据最新统计,到今年9月,锡矿山地区空气监测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值比实施综合整治前下降了76.7%;锡矿山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青丰河砷、锑年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81.6%、19.3%。资江出境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锡矿山地区污染排放逐步下降,每年减排废水166.8万吨、砷1.38吨、铅0.31吨、锑3.83吨。 百年污染源,正在步步萎缩!沧桑的羊牯岭碉堡后面,已栽下三年的构树、臭椿、楸树、大叶女贞等抗污树种,摇曳生姿,新绿连片。近年来,这样的防污林,冷水江已在锡矿山地区种下了7000多亩,并正在湖南省和娄底市的支持下,启动新的万亩项目。 锡矿山开采时间长,既有深井开采,也有历史上长期的浅表开采和漫山遍野的锑冶炼,水、气、渣,“海、空、陆”三路出击,曾给锡矿山的生态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地表土壤污染严重,植物生存困难,有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多年来,锡矿山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连生命力极强的枣树也无法存活。年年死了栽,栽了死,造成锡矿山地区土地石漠化面积达到8万亩,中心污染区面积达2万余亩。 近年来,冷水江林业局与湖南省林科院合作开展防污抗污树种选择与推广项目研究,多次筛选,选出了适宜在重金属含量特别严重的环境中生长的树种如构树、臭椿、翅荚木、大叶女贞、楸树等,为锡矿山地区的植被恢复打下了关键的技术基础。 2011年植树节开始,冷水江连续7年把锡矿山地区作为全市义务植树的主战场,在污染严重的矿办七星、联盟和长龙界造林2500亩,实施了高标准造林,高标准抚育,高标准管护,成活率达到了95%。 山变绿了,空气变好了,山上出去的务工的人也回来了。李金香说:“出去了13年,卫生比以前好了,空气也比以前好一些了,那我们就回来了。” 今人种树,后人乘凉。百年生态债,治理艰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冷水江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正在步步为营,向百年生态痼疾发起冲击。 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前线指挥部副主任杨权表示:“下一步,我们锡矿山区域环境治理重点突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加大污染治理,加大生态恢复,改善好整个锡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第二个方面,就是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百年老矿,发展好红色工矿旅游。希望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把我们历经沧桑的百年的‘世界锑都’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关键字: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