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轮经济调整:银行业或将形成2.3万亿元不良贷款
中国GDP增速将连续七个季度下滑,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是否还有较好的长期增长动能?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国政府、企业和家庭等主体的债务仍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各部门的负债占GDP的比重与1975年的日本较为相近,明显低于1988年日本泡沫破裂前的水平。日本经济在1975年至1988年间经历了一段加杠杆之路,使日本经济维持在相对较快的水平。
在计入融资平台贷款和其他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后,2011年末,中国政府负债达到GDP的43.7%,是1988年日本政府负债比例的四分之三;非金融企业负债占GDP的94%,是日本1988年的三分之二,家庭部门的债务占比只有日本1988年的一半。
但我们认为,本次中国经济调整与2008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需要处理2008年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一旦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明显,中国很可能也将经历痛苦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过程。
当前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企业营收状况显著恶化,短期内难以奢望恢复强劲增长,银行资产质量无疑将受到明显波及。根据我们分类别估算与测试的结果,在本轮经济调整过程中,中性条件下国内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比率将升至3.7%,如果基于2011年规模,将形成2.3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而在悲观情形下不良贷款可能超过4万亿元。中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中国经济有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风险。
以下是我们对各部分贷款压力测试的结果(并不代表实际的坏账如此)。
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至5%
在宏观周期下行阶段,小企业贷款是重要的风险领域。根据银监会披露的统计结果,国内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是企业贷款整体不良率的1倍,其中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是整体的4倍。截至2011年末,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2107亿元,比2011年初减少43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比年初下降0.95个百分点。
过去几年中整体经济形势相对较好,因此小企业贷款尽管风险偏高,但贷款不良率仍然逐年回落,到2011年末仅仅是2%左右。
最近两年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小企业贷款风险可能进入暴露期。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给予小企业资金支持的政策要求陆续出台,2011年银监会也曾表示,将对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提高到5%。因此,我们将5%作为中性情形的不良贷款率,将8%作为悲观情形下的不良贷款率,这分别对应5000亿元和8000亿元的不良贷款规模。
融资平台不良规模6000亿
由于融资平台的项目周期较长,项目质量与偿付能力尚未得到检验,资产质量问题难有定论。
我们将1998年为“保增长”发行特别国债上的基建项目的贷款质量作为本轮融资平台项目贷款的基准。在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对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四省市的贷款质量做过回顾,结果不良贷款比率是2.4%,关注类贷款比率18.2%。
贷款质量与整体经济形势息息相关,1998年时主要是东南亚与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尽管国内出口部门压力较大,但全球整体经济形势好于当前。当年国内那些基建项目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受惠于房地产改革和加入WTO后的大环境,当前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边际回报率可能下降。
出于谨慎性的原则,中性条件下我们假设,本轮刺激中投放的融资平台贷款质量差于1998年,即不良率为5%,关注类贷款占比25%,并有10%的关注类贷款最终转化为不良贷款,全周期的不良率为7.5%,这将会形成60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而在悲观条件下,不良率可能会高出一倍达到15%,不良贷款可能超万亿元。
房地产贷款坏账2000亿
房地产是本轮经济调控的重点,也是资产质量担忧的重灾区之一。截至2011年末,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约3.6万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5%,而按揭贷款有6.4万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4.9%。
银监会曾做过一次压力测试,认为房价下跌30%-50%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仅上升2%,按揭贷款不良率仅上升1%左右。这一测试更多是针对房地产单部门的静态测试结果。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市场交易冻结,实体经济将会严重受损,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偿付风险。
我们仍然参考历史数据来估计合理的坏账水平。2004年末,四大行汇总的开发商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0.5%,当时有上世纪90年代海南以及广西北海等地地产泡沫破裂后的一部分历史负担,我们以此作为偏悲观情形下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安全边际。
而到了2006年,全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比率是6.61%,当时农行、光大尚未完成坏账剥离,数据里仍然包含了一部分历史包袱。所以。中性条件下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质量应该好于2006年的情形,因此我们以5%作为中性条件下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率水平,这大致会形成2000亿-3000亿元的坏账。
钢贸与铜贸贷款高风险
钢贸属于批发零售行业,确实也是容易发生不良贷款的高危行业。在过去几年中批发零售业属于贷款增长较快的领域。根据银监会的统计结果,2011年商业银行在批发零售行业的贷款总额约为4.86万亿元,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11.3%,比2008年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结果,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子行业的营业收入在批发零售业中占44.9%,资产规模占全行业的33%。钢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在建材、有色、化工、炼油等子行业中占到23%。如果批发零售行业的信贷在这些子行业中的分配与销售收入大体相当的话,钢铁贸易贷款规模大约在5000亿元左右。
按照钢协信息中心统计的结果,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中,五大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大体维持在1500万-1800万吨,以4000元-6000元/吨的价格计算,全部钢材的社会库存货值在1000亿元的水平。由于不同银行间存在信息沟通协调问题,我们假设出现3倍左右的重复质押率,这样估算出来的钢贸贷款余额规模应该是3000亿元左右。
在批发零售领域,另一个潜在风险点是贸易铜融资。2011年以来随着流动性持续被抽紧,部分铜进口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体需求和贸易,演化成利用贸易形式获得信用证并由银行承兑,套取资金用作他途,甚至涉足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
2012年,每月未锻造铜与铜材进口金额平均220亿元,由于国内融资铜往往开具90天或180天的远期信用证,以支持6个月铜进口金额的周期估计,中国贸易铜融资规模的理论上限在1300亿元。2012年上半年,上海保税区内铜库存量为50多万吨的高位,市值约合250亿元。所以,我们估计中国高风险的铜贸易融资规模在500亿元左右。
根据前述估算,钢贸和融资铜贷款规模上限在3500亿元左右。如果风险释放比较充分,假设出现10%的不良率,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可能会形成350亿不良贷款;在悲观情形下,30%的不良率将对应1000亿元不良贷款。
表外资产及其他风险估计
自从2010年央行、银监会开始大刀阔斧地收紧信贷闸门,融资信托、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融资工具的规模开始大幅扩张,表外资产与影子银行成为资产质量风险的焦点领域之一。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商业银行的表外加权资产规模为6.9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30%,在加权资产中占到13.8%。
银行表外资产包括各种或有资产和负债。由于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受监管机构的考核和制约相对较少,这部分资金的投向相对灵活,流向的行业受限相对较少。且表外资金不需要严格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执行,可能被投放到风险相对较大的领域。而在实际运营中,确实也有不少表外资金进入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因此,我们比照风险最大的房地产开发行业进行测试,即中性条件下不良率5%,偏悲观情形下不良率为10%。
除开这些相对高危的领域,我们将其他领域作为整体来看待。我们参照海外尤其是美国银行业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估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经历衰退期间,美国非地产贷款的违约率会从低点上升1%-2%。考虑当前不良贷款率是1%左右,在中性和悲观的条件下,其他贷款不良率分别假设为2%和3%。因为前面已经将高风险领域单独列举,其他的贷款质量应偏好,所以我们这个估算也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关键词:铜贸 贷款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