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化肥> 推荐资讯

复混肥:“一品一证”制度成绊脚石?

2017-7-4 16:42:49来源:农资导报作者:
  • 导读:
  • 去年以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各行各业都在稳步推进。
  • 关键字:
  • 复混肥

去年以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各行各业都在稳步推进。当前,中国农业和肥料行业已经全面迈入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时期。然而,在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中,笔者发现,企业不约而同反映“复混肥‘一品一证’登记政策正在成为肥企开展供给侧改革绊脚石”的困惑。企业认为,“一品一证”登记应改为“一企一证”。而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化肥市场鱼目混珠,坑农害农事件频发,登记政策不仅要继续实施,而且还要趋严。

甲方:登记政策与供给侧改革背道而驰

供给侧改革,说直接点就是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去生产什么。拿肥料供给侧改革来说,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最好的例子。2004年湖北省枝江市农民曾祥华向总理提出测土施肥的要求,从而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序幕。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搞好沃土工程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自此,国家每年投入数亿元资金在全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且投入资金每年在逐步递增。

测土配方施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了多年,每家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企业生产的复混肥品种都有上百个,甚至达到几百个。当前除了河北省外,复混肥要去省农业主管部门取得登记证。尽管负责复混肥料登记的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在简化登记手续和降低、免收登记环节费用方面有了很好的进展,但是“一品一证”对于配方肥料、区域专用肥料、作物专用肥料对配方差异化的需求不匹配。很多配方肥料生产企业要设立一个庞大的配方登记人员队伍,有时测土确定配方后,因为登记的办理时间耽误了当季的供肥最佳时间。

据了解,《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中提出“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相关产品免予登记”,而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有了国家标准的复混肥依然需要“一品一证”登记。可以说,登记制度与“测土施肥”背道而驰。对企业来讲一个配方只能对应一个登记证号,那么申请登记的费用就要多出十几万,产品包装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每换一次配方或者登记证号都要重新雕版,版费大概要多出几十万,登记证到期,原有的包装袋、单价近千元的雕版都要变,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资源,登记显然成了肥企供给侧改革的绊脚石。

建议对于省级登记的复混肥料取消登记管理或者考察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实行“一企一证”发证方式。国家质检系统对于各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正在试点的“一品一证”变为“一企一证”的改革,值得农业主管部门在肥料登记管理推进“放管服”改革时借鉴。“一企一证”会激发配方肥料生产企业更精准地为农民提供配方肥料品种的热情,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并稳定较高水平。

乙方:登记政策不仅要有还要趋严

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肥料登记是必须的。生产许可证和肥料登记证各有侧重,登记重效果而不重工艺,生产许可证重工艺不重效果。许可证只管肥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至于生产出的肥料合不合格是不管的。而肥料登记证管的就是这些———必须在说明书上明确说明含有哪些元素,在什么作物上起什么作用,这是保障产品效果所必须的。同时,工商质检部门也只管产品合不合格,至于肥料施用到田地里的效果,以及产品特性这些都需要登记管理。

随着复混肥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显然已白热化。致使复混肥市场鱼目混珠,坑农害农事件频发。供给侧改革最终需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来实施。但是,当前复混肥产业创新存在着对肥料概念没有充分把握、过分炒作概念、缺乏深入研究、无限延伸肥料功能等情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假使放开登记,农民更是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复混肥难辨真假。一定程度上讲,在中国肥料品牌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是农民放心购买某款复混肥的依据。

这些年中国出现了很多新型复混肥料,但大多缺乏深入的机理研究,很多所谓的“创新”将不是肥料主要功能的现象认为是新发现,任意夸大肥料可能具有的一些次要功能。为了追求肥料品种的差异化,本是肥料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在中国被称为“卖点”,而且目前中国肥料的“卖点”大部分以肥料功能的外延为基本内容,反而把肥料最基本的功能———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淡化甚至忽略。中国复混肥产业当前正处于乱战时期,浮躁情绪充斥着整个产业。复混肥登记政策不仅要继续实施,而且还要趋严,这样才能保障复混肥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字:复混肥)

(责任编辑:00853)
推荐资讯
每日聚焦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东区B区8-1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