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中科院专家组来到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调研,“问诊”青海油田油气化工产业升级,帮助青海油田破解低油价困局。
青海油田依托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在格尔木炼油厂先后建设了10万吨/年和30万吨/年两套甲醇装置。近年来,由于受低油价的影响,加之天然气制甲醇成本的提高、煤制甲醇的快速发展、进口甲醇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冲击,国内甲醇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天然气甲醇产业亏损严重。为走出困境,青海油田初步制定了加大油气下游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及甲醇制烯烃、甲醇制汽油等产业链延伸的应对方案,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经过调研和座谈,专家组成员、原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表示,科技助力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产业化升级,从实验成果到产业化的全过程,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在低油价的当下,提升资源利用率需要用战略科学家的思维,把技术跟企业和市场结合起来,把多项科目串起来统筹考虑,和企业一起寻找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杨柏龄说,通过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有针对性的对接交流,确定一些对石油化工重大举措有影响力的课题项目,与青海油田展开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今年,青海省将重点在盐湖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领域开展项目建设,加快格尔木创新型城市等平台项目建设,这给青海油田化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表示,青海油田将着手对接,做好沟通,扩大石油化工高附加值产品产业的合作领域,助力油田稳健发展。
(关键字:甲醇 甲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