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记者从广西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广西进口矿产品检出不合格率较高,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品质不合格和重量短缺,也有的被检出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放射性超标、固体废物冒充矿产品等安全、环保问题。
据广西检验检疫局通报,在2013年检验进口矿产品5673批、6284.2万吨、货值132.9亿美元,检出不合格679批,不合格率12.0%,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不合格率呈上升的特点。
不合格率较高进口矿产品主要有硫磺、锰矿、铜矿、锌矿和铬矿,批次不合格率均在30-40%之间,主要是品质不合格和重量短缺。此外,检出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放射性超标、固体废物冒充矿产品等严重安全、环保问题的进口矿产品达11批,全同有关部门作退运出境处理,对其他不合格进口矿产品出具证书对外索赔4000多万美元,挽回经济损失。
另外,广西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铁矿和锰矿等黑色金属矿抽查检验中发现有害元素含量异常的情况,这些矿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将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建议矿产品加工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主管部门加强监测,确保矿产品中的有害元素得到合理处置或综合利用、“三废”达标排放。
据了解,为了加强进口矿产品的把关工作,检验检疫部门组织召开进口金属矿有害元素检测专题研讨会,对广西进口金属矿产品进行铅、镉、砷、汞、铬和铊含量的检测,有效控制了安全环保指标不合格矿产品入境;加强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升检测能力,研究开发新的检测项目,开展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等,提高防范固体废物冒充矿产品进口的技术能力;发挥信息优势,对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风险分析,及时向各口岸发布警示通报,杜绝不合格矿产品企图通过变换口岸入境的现象发生。
(关键字:铬矿 锰矿 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