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硅:设备升级引领成本下行金属硅冶炼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市价主要受有机硅及硅合金市场需求影响。与发达国家比较,国产金属硅生产成本仍有28%下降空间,冶炼设备升级将打开金属硅生产成本下降通道。
多晶硅:正本清源,看好硅烷法早期大量多晶硅生产新进入者的贸然进场注定了最终的悲惨结局。由于无法通过差异化路线突围,该环节只能是“剩者为王”。已达规模产能的企业可以通过升级技术路线,通过规模经济门槛阻绝后续进入者。目前18美元/公斤的价格已经是市价底线,未来盈利空间的打开依赖于硅烷流化床工艺。新工艺将使成本下限进一步下移至13.6美元/公斤。
铸锭:内外兼修,受益本土龙头铸锭成本占比并不代表该环节在产业链中价值。鉴于硅料重熔对硅片质量的重要影响,铸锭质量及工艺是决定设备厂商存亡关键。国内铸锭设备技术发展迅速,工艺已逐渐向一线龙头靠拢,因此区域龙头将随国内电站市场启动而受益。
硅片:更薄硅片,更少硅耗硅片切割57%的成本由硅料构成,硅料用量直接决定生产成本。目前切割耗材价格已经很低,降成本只能寄望于采用更薄的硅片以及实现更低的锯缝损失。我们认为,新技术将在1到2年内驱使硅片价格从目前1.21美元/片降低至0.77美元/片,这一过程依赖于切割工艺及电池片处理技术的整体进步。
组件:国产化缩减生产成本我国拥有强大的人力成本优势及技术复制能力。组件生产属资金、劳动密集环节,虽然关键设备技术仍掌握在欧美制造商手中,我国依然会是生产地的不二选择。由于众多模仿进入者不自觉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目前突围只有两条路:耗材国产化削减原材料成本,同时设备逐步国产化降低折旧成本。我们认为,组件生产成本仍有26%的压缩空间。
屋顶光伏(BAPV):行业自救金钥匙,分布式触发国内市场我国光伏能源分布属典型生产、消费端分离型情况。在欧美光伏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拯救国内光伏产业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创造内生需求,使光伏电站产生盈利,从而形成产业增长自发动力。由于光伏屋顶发电(BAPV)同时享受前端设备补贴(7元/Wp)以及较高售电价格,据我们测算,0.8元/度的销售电价即可触发全国性的屋顶光伏市场(少数中部地区除外)。由于电力自发自用,仅对峰电、商业及工业用电进行部分替代,可最大程度避免并网阻力及上网电价问题。所以随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及补贴标准逐步下调,与地面电站、一体化光伏建筑(BIPV)比较,分布式屋顶光伏将成为最大受益对象。
(关键字:金属硅 金属硅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