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钢稀土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2年12月27日在包头与内蒙古自治区内12家稀土上游企业及股东,分别签署了《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约定,上述12家企业及其股东同意无偿向包钢稀土转让本企业51%的股权。在重组完成后,包钢稀土对12家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对其产业、产品布局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这次包钢稀土整合重组内蒙古12家稀土上游企业,似乎是整合大幕拉开的第一步。也可以看作2013年全国稀土整合开始的序章。”有业内人士如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北方稀土整合大幕随着包钢稀土整合上游12家企业而开启,其进展速度较南方稀土要快。事实上,南北方稀土各自为政,随着整合步伐的加快,二者之间暗战升级的可能性很大。
北方稀土集团框架显现
事实上,包钢稀土对上游企业的整合从2011年已经开始。
2011年5月,内蒙古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对自治区内的稀土企业进行整合和淘汰,最终形成由包钢稀土一家公司专营区内的稀土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格局。
据悉,这是组建北方稀土集团的第一步,原定于2011年6月底完成,但由于牵扯的问题众多被一再拖延。
2012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披露,包钢稀土对关闭的22家上游稀土企业给予补偿,对纳入包钢稀土重组合作范围的13家企业将尽快启动重组工作。
当下,包钢稀土对内蒙古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框架协议》约定,上述12家企业及其股东同意无偿向包钢稀土转让本企业51%的股权。
重组手续办理完毕后,包钢稀土将根据内蒙古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和包钢稀土的发展目标,对12家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对其产业、产品布局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同时,包钢稀土将在人才、技术、资金、稀土资源、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和产品出口配额方面给予12家企业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包钢稀土公告显示,《框架协议》有效期一年,若一年内不能签署正式协议,则该《框架协议》到期自动失效。
而早在2012年8月份,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曾公开表示,即将成立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未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个稀土大集团。这意味着包钢稀土的重组工作正式展开,组建北方稀土集团的整合思路也逐步实现,北方轻稀土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当前,北方稀土整合大幕随着包钢稀土整合上游12家企业而开启,其进展速度较南方稀土要快。”苑志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定价权争夺暗中较劲
在重组预期、货币政策宽松等宏观因素的作用下,在种种利好政策刺激下,稀土行业整合预期再次提升,稀土整合的进程也正进入快速车道。
苑志斌表示,南方稀土整合区域定位目前基本敲定,福建、广东的稀土产业格局基本得到默认,但江西作为国内最大的离子型稀土产地的形势还无法确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整合的过程其实不单单是某一个省,而应该从全国的稀土局势来考虑这个问题,从战略、规划角度来考虑。
“赣州目前是全国离子型稀土最主要的产区,近年来,中铝、五矿等大型央企一直试图分得一杯羹,也已有所斩获,但终究还是被认定为‘局外人’。”有分析人士曾如是表示。
事实上,在稀土整合的背后,隐现出南北稀土的“暗战”。一位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各地政府及企业而言,稀土所牵涉的利益可谓错综复杂。
而据国土资源部网站2012年12月13日的消息显示,为加大对稀土等优势矿种的保护力度,全国稀土采矿权由113个减至67个。
业界表示,缩减采矿证数量,继续推进地方整合,对于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利好,资源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提高,有利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国家希望迅速提高行业集中度,将矿和冶炼这两个环节掌控在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手中。”苑志斌亦认为,这有利于提高稀土价格话语权和管控能力。
“南北方稀土各自为政,随着整合步伐的加快,二者之间暗战升级的可能性很大。”苑志斌分析称。
包钢稀土对12家稀土企业的重组,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趋势,但初衷或更多从企稳股价、稀土价格等方面考虑。“这也可以看作是国内稀土企业对市场定价权的暗中较劲。”刘建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以包钢稀土为代表的北方市场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为了争夺定价权,2012年8月,包头稀土交易所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挂牌成立。
此前,2011年11月,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率先成立,而广东等地也曾透露出建立稀土交易所的意愿。
“从国内外市场来看,稀土80%的市场在国外,而国内市场只占两成左右。”刘建波据此认为,国内稀土市场的暗战对于稀土价格的影响或有限。
(关键字:定价权 包钢稀土 整合重组)